“浑水泡面”暴《环球》“破罐子破摔”


 “浑水泡面”暴《环球》“破罐子破摔”

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8月6日10时30分初步统计,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9人失踪。

毫无疑问,此次6.5级地震所带来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除显示出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外,也暴露出中国一些地震易发区建筑物抗震等级低,甚至频频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弊端。另一方面,超过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参与救助及各省纷纷捐助,展示出中国政府面对大灾,具有强大的救助能力。此外,一些战士在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事件,也令民众感动。

云南地震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实 勿轻信伤士气但在救灾的一些具体细节上,虽然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的实战,却仍暴露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然不足,包括装备不足、准备不足及宣传“不对路”。

说装备不足,是指缺乏现代装备,比如在电视画面上不断看到战士抬着担架艰难地爬山,却很少看到直升机运送伤员;说宣传“不对路”,是指负责宣传的官员不懂民意,比如今天微博上一幅彩旗、横幅招展的图片,就似有50年前“大会战”的味道,微博上对此贬多褒少,笔者也发微博评论:“多带一瓶矿泉水,也比这个好啊。”

而最为严重的问题,显然是准备不足。

前天中午,当看到《央广新闻》报道解放军、消防官兵等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的消息后,笔者虽然不是太相信,但还是发微博评论:“1.战士喝了这种水会拉肚子,将失去战斗力;2.军队后勤保障如此不堪,如何应对打仗?3.土法净化水,总该懂一点点吧?为这样的宣传感到无语。”

昨天一大早,当看到《环球时报-环球网》一篇题为《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属实勿轻信伤害前方士气》的文章后,笔者对军队、武警后勤保障能力的担忧瞬间得到缓解。该文开宗明义、斩钉截铁地报道:在这次救灾中,有关“震中食品匮乏,救灾官兵用浑水泡面充饥”的一组图片格外令人揪心。环球时报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

带着轻松的心情上班,只是上午开会时却一直在琢磨,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记者、编辑怎么就敢制造这么大的一个“假新闻”呢?按照“转发500次,点击5000次”之规定,制造该“假新闻”无疑应该被刑拘,何况这则新闻还关乎到中国军队、武警的后勤保障问题,说严重一点是形象问题。

十分戏剧化,也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中午打开网络,除发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反击《环球网》的“假新闻说”内容外,《环球网要闻部副主任道歉: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一文竟跳跃至我的眼前。《环球网》的道歉内容包括:现场报道的记者和拍客更加没错,他们报道的是事实,向在前方的中广网记者和拍客道歉;错的是我,我取的标题轻易的否定了一切,部队不会吃浑水面是常识,但吃了浑水面也是事实。只有在中国,救灾部队才会吃下老百姓给煮的浑水面。

道歉的最后一句内容十分巧妙,明显是“一语双关”。看似是责备中国某些人不可思议,实则是指此举超出常规想象,因此公开斥责实实在在的“浑水泡面”新闻为“假新闻”,也是情有可原。

说句实在话,无论是《环球网》,还是《环球网》的“爹”《环球日报》,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似乎都不是很佳,主要因为瞎话说得太多了,估计连他们的总编胡锡进都不相信自家发的一些消息,尤其是评论。《环球网》此次将他人的“真新闻”一口咬定为“假新闻”,明显缺乏职业素养。当然,这样一个缺乏公信力的媒体,再丟一次脸其实也没啥损失,反正他们是“破罐子破摔”。

有意思的是,前不久与一位熟悉胡锡进的朋友聊天,结合《环球日报》时不时透露一点网民必须通过“翻墙”才能了解到的信息,我对胡锡进突然有了新的认识,胡锡进内心恐怕不时地叹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