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


纪念

今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诞辰110周年,全国上下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人们永远无法忘怀这个倡导和强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

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早年间在世界只能韬光养晦,到现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申明自己主张的大国和强国;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金。

中国当年的改革几乎都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比如农民的分田到户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如工业企业的改革莫不如此。但在当年“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境地、改革势在必行之下,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改革种种的争议甚至反对一直没有停止。邓小平先生的“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希望在争论之下先求发展;“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讲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一部分的先富起来”,讲的是要有带头吃螃蟹的人。

邓小平在香港和澳门收回问题上的强势表态,让给外国“列强”欺侮多年的中国人、在新中国建立彻底站起来之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给国人长了志气、赢了威风。

僵化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已经75岁高龄了。如此高龄之下,思想能够如此解放,真是令人佩服。在当年,思想之僵化要比现在严重得多呢。

交流公司企划方案时,我特别提到了要警惕思想僵化,特别是40岁已上、经验一大堆、“小有名就”的人士,更加如此。共同工作的同事中,有不少人有此“迹象”——不愿意尝试新东西、缺少新想法,并且越成功的人越有保守之倾向。

年轻人,特别是90后的年轻人就很少有这种情形,他们思想极其活跃,几乎无拘无束,不少看似不成、没有道理的方案都被提出来,可以讲是创意“横溢”;仔细思考之下,可以发现不少看似不合理、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分析、调整之后值得一试,有成功的希望。

开放

创新的的路不好走,年轻人创新需要得到应有的鼓励。

对于创新的想法和做法,作为长者、领导者有义务认真倾听、仔细思考,一定要做到“思想平等”,尽可能减少“理所当然”的判断。

那些小有成就的人士,要想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活力,就必须勇敢地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向同事、书本和实践学习,不轻易否定各种新奇的想法。

邓小平先生能在75时思想活跃而倡导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35年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如今要保持高速增长,需要新一轮的解放思想。虽然现在不改革只是发展慢些,还没有到1979年非改革不可的情况,但温水煮青蛙的后果更加可怕。

向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学习!向思想解放并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