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阳称A股已经反转 你信吗?


 722A股反弹以来,截至815日,上证指数最大上涨8.8%,这引发了多头舆论方面的亢奋。媒体上有私募教父称号的赵丹阳,极吸引眼球的下了一个论断:这是A股史上最大牛市的开始。即使谨慎的投资者也认为,本轮上涨指数有望突破20132月的2444点高点,甚至将上涨到3000点以上形成牛市。

要说本轮行情很是特别,从底部盘了这么久,突然发力向上攻击,一下涨了200多点,这让久违牛市的投资者感到欣喜不已。市场也对此次行情上涨给出充分的理由:主要因为央行PSL定向融资推动,加上混合所有制、优先股和沪港通。不过,这些技术层面的利好似乎也没啥新意。而多头领袖赵丹阳给出的利好却值得大家回味:

其一,利率下行,股市必然大涨。美国三大股指之所以今年以来屡创新高,就是因为美联储奉行量化宽松政策,通过抛售短期国债,购买长期国债,来压低利率,从而达到剌激投资全面复苏,当无风险利率被压到接近于0时,大量的闲散资金要么流向了新兴经济体国家,要么流向了美国的资本市场,使得投资美国股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赵丹阳认为,中国信托的刚性兑付时代已经结束,一季度的超日债事件,告诉人们过去闭着眼睛赚取10%以上利润不会再有,况且中央要求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当金融中介被层层剥离之后,最后资金使用成本就会下降。而无风险收益率回落之时,股市的吸引力将会大幅上升。

不过,笔者认为,欧美国家短期存款利率几乎接近于零,而中国的无风险收益就是存银行,其收益也在3.3%。所以要想让中国股市真正步入牛市。一方面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股息率要超过银行存款,另一方面股市要长期存在赚钱效应。目前的状况是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并不高,给投资者的回报远不及把钱存银行,而投资者的赢利方式只能是靠投机来博取价差。更关键的是,A股市场长期失去赚钱效应,一直低迷不振,否则新股IPO也不可能叫停这么长时间。

其二,目前A股实在太便宜了,A股的便宜是因为房地产、信托这些地方吸钱过甚所致,所以A股现在的行情是对过去的纠偏,更是价值的理性回归。

但是笔者认为,目前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在二三十倍左右,相对于过去新股IPO动辄六七十倍,甚至上百倍市盈率相比,的确很便宜,但与世界其他国家股市相比,A股就不显得那么便宜了(香港股市平均市盈率只有十几倍)。况且拿市盈率衡量股票价格是否便宜也欠妥当,因为如果上市公司未来业绩普遍下跌,那么现在的股价估值将会被重估,届时看似便宜的东西,可能就不那么便宜了。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A股才刚刚上涨,市场就一致看多,显示出人心思涨的一面,这并不利于未来股市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因为大家一致看多,就意味着行情即将终结。而笔者认为,并不能排除这轮股市还有微幅上涨的动能,但这种行情往往是昙花一现。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一旦本轮行情结束,沪综指还会有再探2000点以下的可能。

首先, 7月份的流动性数据已给A股看多方泼了一盆冷水。7月份社会融资总额仅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7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378.35亿元,虽较6月的-883亿元有明显好转,但比今年前7月的平均1227亿元仍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资金面不足以发动更大级别的反弹,更不要说反转。

再者,经济风险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经济数据来看,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低于市场预期0.4个百分点。除了基建投资稍好一些外,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从金融数据来看,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降幅之大历史罕见。社会融资总额规模在7月也大幅下降。2014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

无论从最新的经济数据,还是金融数据来看,出口、消费持续不振,而投资性需求大幅萎缩。第三四季度中国经济的下滑压力正在加大。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没有成功之前,指望A股市场彻底反转将是痴人说梦。

其三,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本轮行情上涨的领头羊是蓝筹股,而蓝筹股的主力是银行股板块,很多人觉得银行板块价值严重被低估,但是最近我们又发现,制造业互保互联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正在上升,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断供弃房现象愈演愈烈,地方政府平台债务也是八个瓶子七个盖,难以维系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银行的那些潜在金融风险一个都没有解决,而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发生。鉴于银行和地产板块占据A股市场大半江山,所以本轮由地产和银行板块拉起来的行情很快就会夭折。更何况,未来商品银行为了补充资本金,一方面会出现大量城商行IPO,另一方面已上市银行的大规模再融资计划推出也将在所难免。

最后,A股市场自身的制度建设有待健全,还不存在发动大牛市和反转的可能。比如实施彻底根治欺诈包装上市、引入集体诉讼、退市机制如何解决、怎样提高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等。更关键的是,如何扭转创业板成为造富板的局面,真正让A股由现在的“利益输送市”变成真正的“财富创造市”。如果不能通过变革有效堵塞A股市场不断流失资金的种种制度漏洞,那么股市就不可能迎来由长期可持续财富创造所形成的牛市。

可能是久罕逢甘露的原因,很多投资者一看到股市上涨,就大喊牛市来临,但是A股市场真正能给投资者带来牛市的时光相当短暂。这次A股的上涨行情最多也只会昙花一现,因为在经济面、金融面、资金面,甚至连股市自身的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问题,那么A股市场又何来春天可言?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如此脉冲行情必须保持冷静,一旦投资被套,就会给自己带来惨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