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应该回答的问题


 经济学家应该回答的问题

1、          经济学的发展是追求科学,还是追求真理?科学要求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标志。真理要求相关主体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以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为标志。真理必须是科学的,否则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的不等于是真理,实现了杀人、放火的预期目的,只是正确地运用科学,可能是犯罪。

2、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是什么?是产值?是利润?是产量?是产品质量?还是什么?发展的内涵不能简单的由数量和质量来确定,要由提高相互关系的合理程度来确定。事物的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经济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物质条件。产值、利润、产量、产品质量,不一定就是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条件。

3、          生产为了什么?是为创造财富?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是为满足社会需求?充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需求?物质财富要能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才有积极的实际意义,不是越多越好,过犹不及,离开这一功能,毫无意义。社会需求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不应该满足任意的需求,只应该满足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有利于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需求。

4、          消费为了什么?是为了消灭产品?是为了享受产品提供的服务?消费应该是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需要。抛开这一原则的消费就是挥霍浪费。

5、          满足奢侈消费的意义是什么?是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幸福感?是促进经济发展?是表现社会繁荣?抛开人的生存发展和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过度的消费是浪费资源,是犯罪。为片面追求利润,把高附加值的包装加在商品上,很快就变成废品垃圾,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值得提倡鼓励吗?

6、          产能过剩和零增长如何比较哪个好?生产零增长,只要能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需要,就可以了。产能过剩,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遗害子孙后代,是犯罪。

  张德文  反馈意见邮箱sk4677@sina.com

    20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