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国消费品工业走势分析


本文摘自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消费品工业走势判断课题组 所做的专题研究报告《2014年下半年中国消费品工业走势分析与判断》,授权笔者所在的媒体予以刊发。

 

2014年上半年, 我国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内需增速放缓,出口形势有所改观。展望下半年,我国消费品工业出口增速将回暖,生产增速会小幅反弹,内需增长依然堪忧。但依然面临出口形势严峻、内需动力不足、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环境约束日益突显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挑战。

 

一、上半年情况综述

 

(一)基本特点

 

1、生产增速明显回落

 

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消费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我国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明显。相比去年同期,1-4月份轻工、纺织、医药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下降了1.22.11.2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反弹,反弹幅度分别为0.90.8个百分点。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纺织两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有小幅的回升。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纺织业增速下滑较为明显。与一季度相比,1-4月,轻工、医药两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

 

2、出口形势有所改观

 

2014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复苏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订单增加,我国消费品工业出口形势有所改观。与一季度相比,1-4月份轻工、纺织、医药三大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回升了1.10.41.2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文教工美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医药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五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两个行业延续了下滑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1-4月份轻工、纺织、医药三大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均有明显的下降,降幅分别为2.32.23.4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四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五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均出现明显的回落。

 

3、内需增长继续趋缓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4月份消费品工业整体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各行业中,除了食品制造、纺织、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和文教工美体育和用品制造等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增长以外,其他行业投资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5.111.518.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1-4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固定资产投入增长较为突出,增长4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增速趋缓。

 

消费需求方面,1-4月份全社会累计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782.4亿元,虽然累计增长12%,但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增速分别回落了0.51.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除中西药品和书报杂志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以外,金银珠宝、服装鞋帽纺织品、家用电器、家具、体育娱乐用品、日用品等主要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金银珠宝和体育娱乐用品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4.310.7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1、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风险加大

 

一是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风险加大。受2008年以来美国等国家大举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因货币政策扩张、热钱流入,出现资产泡沫、本币升值、通货膨胀、结构改革延迟等问题。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量“热钱”回流,这些国家经济增速下滑,金融风险加剧,倒逼政策回归。二是南海问题或将拖累消费品工业出口。东盟各国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的重要出口市场,近期我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纷呈加剧之势,下半年的走势充满了变数,这对消费品工业的出口和纺织、服装行业等重点企业走出去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2、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压力大。多年以来累积性的矛盾导致轻工、纺织、医药三大行业的某些领域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产能利用率水平不高。根据20145月工信部下达的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年底前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四个领域要分别完成360万标张、265万吨、10.84亿米、3万吨、2360万千伏安时的淘汰落后任务,存在较大的压力。同时,根据《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印染、医药等行业清洁生产以及消费品工业多数领域燃煤锅炉改造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二是兼并重组压力较大。随着《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发布,到明年年底要完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行业集中度达到65%的目标,下半年将是推动兼并重组的关键时期,兼并重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多、压力大。三是医药企业新版GMP改造生死线迫近。距离最后截止日期20151231日仅有一年多时间,下半年将是医药企业实施新版GMP的关键时期,企业面临的改造压力大。

 

3、内需增长乏力

 

4、用工成本上涨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呈现明显上涨趋势。2014年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7个地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随着最低工资水平的上调,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的工资水平快速上涨,与工资水平密切相关的企业社会福利负担加重。另一方面,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国人口红利已接近末期,新生代的进城务工人员不同于父辈,对于个人权利、工作环境、工资福利等要求较高,这使得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难、用工成本高问题越发突出。

 

二、下半年走势分析与判断

 

(一)成本压力减轻,生产增速小幅反弹

 

一方面,原料价格有望稳中有降。大宗消费品工业原料进入收获期,市场供给增加。东北与内蒙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等政策的持续实施使得粮油棉等大宗食品及纺织工业原料价格有望稳中趋降。另一方面,企业减负政策效应显现。

 

预计下半年,消费品工业整体生产增速将有所反弹。其中,轻工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至9.5%左右,纺织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迫近8%。相比之下,医药行业形势难言改观。

 

(二)外贸环境趋好,出口增速回暖

 

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强劲。IMF预测显示,2014年全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2%,较2013年相比上涨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势头得到遏制。进入2014年后,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加快,量化宽松政策有所收敛,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截止到20146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回升至6.17。下半年,随着发达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加快,人民币汇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预计下半年,消费品工业整体出口交货值增速将有所回升。其中轻工、纺织两大行业的回升幅度会较为明显,预计可以分别达到5.5%6.0%的水平,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难以突破5.5%

 

(三)动力不足,内需增长堪忧

 

就投资需求看,整体而言增长缺乏动力。第一,整个宏观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下行风险依然较大,投资信心明显不足。第二,受制于央行连续执行公开市场回购的影响,企业面临流动性不足,形成对投资增长的最大限制。第三,2014年度国家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专项扶持政策面临取消,各地方的技术改造政策走势也不明朗,政策性扶持对消费品工业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大大减弱。就消费需求看,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原因的拖累,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明显缺乏动力,进入下半年后因消费需求增长的唯一源泉就在于季节变化引致的食品、烟酒、纺织服装等产品的需求增长,增长空间较为有限。

 

预计下半年,消费品工业的内需会有小幅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整体增速回升不会显著。

 

三、政策措施建议

 

(一)强化原料及减负政策落实

 

一是保证目标价格补贴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照要求,保证国家有关东北及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跟踪。二是深入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核定扣除试点工作,降低试点行业的税负水平。三是保证小微企业政策和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企业减负等相关规定,继续加强对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着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二)着力改善出口环境

 

一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改善出口企业的融资服务。二是深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快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加快建立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人民币境外结算交易细则,降低汇率变动风险。三是进一步改善出口环境。按照简政放权的总体要求,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规范进出口经营秩序,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增强贸易救济能力。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

 

(三)进一步落实扩内需政策

 

一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进医保支付方式,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和移动医疗,释放居民潜在消费能力。二是整顿和规范行业秩序。建立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夯实消费需求增长基础。三是继续推进自主品牌提升工程,培育和跟踪服装家纺、家电、钟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加大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家电等行业品牌企业自主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刺激消费需求的释放。

 

(四)深入推进结构调整

 

(五)加强行业运行与进出口监测

 

一是加强对国内消费品工业运行情况的监测。重点监测行业运行态势、市场供求、小微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的运行状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引导企业调整经济及政策预期,为企业生产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监测。重点关注欧、美、日等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势,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减少贸易摩擦,降低出口风险,同时重点监测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需求,为消费品工业出口挖掘潜在需求。三是加强对主要原料、能源进口市场经济政策形势的分析和信息指导,特别关注棉花、大豆等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原料价格波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