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源代码被编译成能够被任何JVM加载和执行的类文件。在被JVM加载之前,类文件可能是由网络传输而来。类文件是独立于底层平台的,所以适用于更多的地方。它们由简洁的JVM字节码组成,这样就能轻装上阵。类文件常常被压缩,以极快的速度通过网络,到达世界各地的JVM。
1、访问标识符区(Access Flags)
常量池之后的2个字节就是访问标示符,它表明该文件定义的是类还是接口;该类或接口是公开的(public)还是抽象的(abstract);如果是类,该类是不是final的。
2、当前类区(This class)
接下来2个字节是当前类区,它是常量池数组的索引。被当前类引用的常量constant_pool[this_class],包含两部分:单字节标签 (tag)和双字节名称索引(name index)。标签等于CONSTANT_Class,一个表示本元素中包含类或接口信息的值。constant_pool[name_index]是一 个包含类或接口名的字符串常量。
当前类部分稍稍揭示了常量池是怎么被使用的。当前类区本身只是一个常量池的索引。当JVM查找constant_pool[this_class]时,它 找到一个用标签表明自己是一个CONSTANT_Class得元素。JVM知道CONSTANT_Class元素在标签(tag)之后,总是有一个叫名称 索引(name index)的常量池双字节索引。然后它查找constant_pool[name_index],得到包含类或接口名的字符串。
3、超类区(Super class)
当前类区之后是超类区,也是2个字节的常量池索引。constant_pool[super_class]是CONSTANT_Class元素,它指向当前类所直接继承的超类名。
4、接口区(Interfaces)
接口区开头的2个字节,表示文件所定义的类(或接口)实现的接口数目。紧接着是一个数组,它包含了类所实现的每一个接口在常量池中的索引。
每个接口都是常量池中的CONSTANT_Class元素,它指向接口名。
5、字段区(Fields)
字段部分,以表示该类或接口包含的字段数的2个字节开始。字段是一个实例变量,或者是类或接口的类变量。接下来是一个以可变长结构为元素的数组,一个结构 一个字段。每个结构都包含一个字段的相关信息,如字段名,字段类型,如果是final变量,还包括字段值。部分信息在结构当中,另一部分在常量池中由结构 所指向的位置。
这部分仅有的字段,都是由定义在该类文件中的类或接口声明的变量;继承自超类或接口的字段不在此列。
6、方法区(Methods)
方法部分,以表示类或接口中方法数目的2字节开始。这个数目,只包含当前类显式定义的方法,不包括继承自超类的方法。数目之后是方法本身。
表示每个方法的结构包含方法相关的几条信息,包括方法描述符(method descriptor,包括返回值类型和参数列表),方法本地变量需要的栈字(stack words)数,方法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需要的最大栈字数,方法捕获的异常表,字节码序列和行号表。
7、属性区(Attributes)
排在最后的是属性区,它提供定义在类文件中的特定类或接口的一般信息。属性区以2字节的属性数目开始,然后是属性本身。比如一个表示源码属性的属性:它表示当前类被编译而来的源文件名。JVM会悄悄地忽略任何它们识别不了的属性。
相关教程推荐e良师益友网的Java教程
几个Java类文件的基本结构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