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卿用法律jiuzhengkebanyinxiang


 

  “看到有人摔倒了不敢去帮忙,撞了人之后忙着逃跑,甚至害怕承担责任将撞倒之人杀死......”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也让人们看到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人性的冷漠。卢俊卿根据近日在武汉发生的一起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社会观。

  回顾事情的发展,近日,在武汉汉阳某公交站,一电动车带倒了刚下车的七旬太婆。事发后,围观的路人以为老太讹人,竟协助肇事的电动车司机逃逸。事发现场有监控视频,电动车肇事不存在争议,老人要求对方送医院拍个片子也不过分,可是围观者竟“好心办坏事”,冤枉老人,放走肇事者,剧情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也充分说明,在很多人心目中已有“刻板印象”——摔倒老人极可能是潜在讹人者,进而在言行上,不自觉地就站到老人对立面。

  见到摔倒老人和别人起纠纷,围观者有正义感是好事,但起码要弄清事态原委再发言,若未亲眼目睹经过,不妨帮助保护现场,等待警察介入,让法律说话。卢俊卿感觉,在发生上述事情时,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地“站队”,帮肇事者逃逸,不仅对老人不公,也涉嫌违法。

  卢俊卿根据这一特殊的案例,对于所有“围观者”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提醒。眼下,网上确实盛行一种倾向明显的论调,好像摔倒的老人普遍都非善类,围观者最好少扶、乃至不扶,现在帮肇事者逃逸,则是从自保“进化”成了“扬善惩恶”。但这种不顾事实、放任情绪的正义感,是廉价而不负责任的。无视事实,就渲染“扶老人危险”的论调,也是轻率的。卢俊卿借此揭示了媒体报道的实质,媒体报道那些“扶起老人反被诬”现象,只不过证明了现实的复杂性,如果要说有什么“教训”,那就是公众对事件下结论前,须尊重事实和法律。面对此问题,围观的人要多一份警惕,不可盲目跟风。

本文由卢俊卿提供如有转载请标名出处

http://news.qq.com/a/20110819/000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