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成亲朋捞钱战场的政绩凸显的一俊遮百丑


旧城改造成亲朋捞钱战场的政绩凸显的一俊遮百丑

 

李华新

 

 

  不可否认,李春城在成都确实做了很多“政绩”,但是这些“政绩”背后总是能够出现他的亲朋帮、“哈尔滨帮”攻城略地的案例。

 

  李春城在成都担任市长、市委书记长达13年,他所做的工作,大多可用“最大”、“史无前例”等形容。

 

既有最豪华的政府新址、最大的环球中心,还有最大的太极八卦图——天府广场,两次成都史上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拆迁,最大规模的城乡统筹,“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农民上楼”等。这些都是李春城主政成都留下的“政绩”。2014-05-09 07:18  来源:新京报 

 

事实上,李春城的“城乡统筹”与“经营城市”同步进行。一方面让80%农民进城,一方面在城市里腾挪土地,发展房地产。一进一出,账很好算,那个时期的李春城更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本万利的土地财政,巨额的建设投资也都成为他贪腐的战场。不难看出这样的精明领导,在为城市发展积累资金的同时,也肥了自己和亲朋的腰包,而那些农民则是成为了失地的农民。因此在发现这一弊端之后的,紧急叫停,也不是可以说停就停的。

 

  成都市、重庆市是全国首个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经过30多年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发展确实受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制约,需要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提供土地的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但是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采取简单的方式还是让农民在成为城市居民之后,使得自己成为实业的农民,这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两次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是李春城任上一桩“政绩”,但这个政绩也成为李春城为亲朋捞钱的主战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利益驱动以及把农民进城作为一项政绩来做,使得赶农民上楼看起来的冠冕堂皇的,而实际上个人或是亲朋的私利也是实现了最大化。

 

这是成都的一个悲剧,也是李春城们的“悲剧”,从而说明了我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一些非常更明显的空档,确实成为一些人寻租的正当理由,而且是这样的就会看起来都是政府的某种征集的体现时,会发现这些蛀虫,其实心里是不会真正装下农民和农民的利益的。

 

城市发展、或是让农民远离自己的徒弟,失去自己的土地,成为上楼的居民。自己唯一可以经营的土地,已经成为城市的水泥风景,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如何保护本来就是很棘手的问题,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有什么良策,他自己为了政绩可以使用这一“俊”,可是剩下的那些“丑”,不会仅仅是用决策不利来作为推诿的吧。更何况最大的赢家是既得利益者,也包括提供和利用这样的机会的李春城们。

改变了原来闲适的田园生活状态,留给成都农民的可能是需要十年、数十年进行弥补的创痛。这简直就是罪孽,而更大的罪孽则是利用了这一就会中饱私囊!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