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梦洁家纺发布公开声明,指责罗莱家纺等竞争对手在315期间利用“罗莱家纺平台”、“温岭罗莱家纺”、“天津罗莱家纺”等微信平台散播关于梦洁家纺产品不合格的“虚假新闻”,并且认为这种诋毁造成了梦洁一季度业绩及股价下滑。
据说,上述三家微信平台发布了一条《3.15家纺不合格品牌,看看你家的床品合格吗》的新闻,之后“常宁富安娜”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转发。
公开声明发布后,很快引起了罗莱、富安娜的交涉,否认官方微信没有传播上述信息。深圳富安娜甚至表示,梦洁抹黑同行的行为已造成负面影响,公司正考虑是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
之后,部分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包括和讯、网易财经、搜房、新浪、凤凰、比特、美通社、电科技等。
戏剧性的是,5月下旬,据深圳特区报消息,梦洁家纺的董事长姜天武在股东大会上表态,“不准备炒作,也不准备追究对方”。
长达20多天的时间里,此事产生的影响面并不大,部分媒体却冠之以“微信门”事件,但随着对背后故事的挖掘,很多隐藏的信息却被发现,这一次,梦洁、罗莱同时陷入了质疑中。
首先是,媒体发现梦洁家纺提到的“虚假新闻”并不虚假,而是来自于湖南红网的报道,内容来自2013年9月北京市消协对家纺产品进行的比较试验。
在北京消协官网上确实也有比较试验的结果,对梦洁相关产品给出的结论是:“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款四件套(TYPE:1010114190 枕套;TYPE:1010114189 被套、床单)因被检出包装盒与合格证、耐久标标注不一致。”这样的信息,当时曾有新浪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如今,这条本已经不再受广泛关注的消息再次传出,对梦洁自然会产生不利影响。赢道顾问总策划邓超明认为,这可能是梦洁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另外,梦洁家纺的处理方式显示出了对微信平台了解有限的知识缺点,由于现在微信平台并不是完全的权威实名认证,很难判断上面所开通的微信平台是否属于某家企业。
梦洁一开始就公开指责富安娜、罗莱,要求“自本公开声明发布之日起,七日内,罗莱家纺、富安娜家纺在各自官方微信平台,以及各自所属微信公众平台“罗莱家纺平台、温岭罗莱家纺、天津罗莱家纺、常宁富安娜”上,就此事件发表对梦洁家纺的公开致歉信。”
这样的做法,在没有取得实证的基础上,其实是欠妥的,缺乏严谨度。
第三点,多年前的老事再次重提,2009年时,在搜索引擎上曾出现罗莱LOVO借势富安娜推广的做法,连续三次,富安娜不仅向家纺协会提出交涉,并且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律师调查发现,罗莱LOVO网站至少利用了13家家纺企业的品牌展开借势推广,海淀法院判断罗莱及其关联公司担责,刊登声明,并向富安娜赔偿10万元。
不过,整个“微信门”事件中,富安娜干系最小,梦洁与罗莱确实是陷入双输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