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未来发展


  缺乏分析工具,是发展论坛无休止的争论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关于人口素质的争论,搞到了乌烟瘴气的地步。我在论坛里提出海南的人口素质堪忧这个观点,这显然不是我的发明;我从没想过这个观点会受到什么指责和非难。但后来的事情恰恰相反,潮水般的批评接踵而至,这实在让我困惑。后来我发现,大多数的网友把人口素质和道德水平这两个概念相提并论了,甚至到了将以是否随地大小便、随便丢果皮便作为衡量素质高低的标准了。

  再后来,我发现论坛里充满了一些激烈的潮流和倾向。这些非常情绪化的东西,实在不容易构筑一个客观公平的交流和讨论不台。让一些朋友没法开口说话,这是十分让人遗憾的。但是我想真诚的交流是没有人会真正拒绝的,我到海南七年,我愿意把我看到的、见到的海南告诉大家,让大家心平气和地探讨。

  首先我想说的是海南是贫困的。看看人均GDP就知道了,这一点我不想多说,也不想过多地争论。如果说西北是生态性的贫困,西南是人口结构上的贫困,那么我要说海南是地理上的贫困。这一贫困的根源,如果我们不认识清楚,将会多走弯路。

  我个人认为,海南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南的独特个性。首先,这个岛屿过于炎热,这些一个纬度下,不可能给我们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这种长夏无冬的气候,的确不利于农业生产,只有黑人才能吃得下在炎炎夏日不停耕作的苦,这一点美国的历史可以作证。美国南部的棉花生产,凭欧洲白人和印弟安人都是没法实现大发展的。在农业文明的时代,海南的蛮荒是可以理解的。查查同一纬度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便能明白很多东西。其次,海南岛的交通的确成问题。在工业的大发展和商品的大流通时代,交通是海南的最大敌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海南也会吃一些周边环境的亏,我们周边的穷朋友、穷邻居、穷亲戚太多,这使得我们的处境过于难堪。离我们最近的珠江三角洲,手也没有向我们伸过来,这一点我们难道还不清楚吗?

  地理决定了海南的历史上的蛮荒,这是上千年的历史中成为海南经济落后的决定因素。而政策让海南岛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有了大的发展。但是政策是缺乏稳定的,是因时代需要而不断调整的。海南岛失去政策优势,是迟早的事,但却在我们很不情愿中变成了现实。海南跃进的惟一优势,在这个激烈动荡的时代过失去了,让海南又重新回到了寂静。

  海南的现实是残酷的。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急需投资拉动的省份来讲,显得雪上加霜。海南的外来投资增度乏力,本地投资不兴,国家投资不大。这种局势非常让人失望。这在希望海南跨越式发展的人看来实在让人窝心。

  但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当然,人是活的,人的主观积极性始终是第一位的。海南的当务之急是要发挥海南人民的创造精神,就如张家港精神中所提到的,要自加压力、振奋精神、自力更生、艰辛奋斗,方能实现海南的振兴,方能勤能补拙,与我国的其它地方一道前进。但事实上,我所看到的,我们还在凯歌高奏、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面,伸手要的思想非常浓重,埋怨主义情绪浓厚,这只能让我们更加孤立,如果长此下去,并非海南人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