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保护


  •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个世界总是有不善的一面,当这些不善指向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比较关注,而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教育,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和逃离危险,是我们保护孩子免受伤害的好办法。

        美国怎样教幼儿自我保护

        美国幼儿园很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幼儿园除了尽可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外,还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孩子渗透安全保护的常识,帮助孩子认识潜在的危险,学会自我保护技能。网友“美好”的女儿在美国幼儿园上学,以下是她分享的经验。

        自从1999年,美国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Columbine校园枪击惨案之后,各个学校在安保和自卫培训上都下足了功夫, 幼儿园也不例外。女儿在幼儿园要上武术课,每周两次的武术课包括在幼儿园的教学计划里,不需要家长另外掏钱让孩子参加。教武术的指导老师据说是一位会泰拳,空手道和巴西柔术的高手,他不仅教4-5岁孩子的PREK班,还教幼儿班上的小孩子。

        我开始以为这样的课不外乎教一些空手道的基本动作,锻炼一下孩子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但是后来观摩了女儿的武术进度公开展示课,才了解到学校的武术课不光是教几个自卫的关键动作,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遇到危险或坏人时所表现的一种气势,也就是心理素质,冷静判断,从容应对,学会控制局面的能力。

        还有一点很实用,对待凶恶的坏人,小小孩的那几招拳脚工夫,有时实在难以自保,与其让孩子正面反抗,还不如让小孩子学会躲避,多些逃跑的技巧。在公开课上,就有这样的演示,指导老师扮演一个坏人,拦住一个和女儿同班的小女孩,女孩看上去一点也不慌张,立刻用双手做出招架的姿势,示范给大家,然后很有气势地大喊,“Stop!I do not know you. Leave me alone!(别碰我,我不认识你,离我远点)” 一边大声喊叫,以引起路人的注意,一边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跑去。这些课程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孩子自卫和逃生的培训,让孩子具有更多的防备能力。

        面对危险 不让孩子当英雄

        在孩子童稚的世界里,也许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危险。人世间的灾害常常是突如其来,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增强防卫意识则是我们的必修课。教育专家表示,孩子是不能被赋予成人应承担的责任的,过去那种“往前冲”、做“见义勇为”好少年的教育方式比较片面,没有顾及少年儿童的特点。相反,教给孩子大叫、求救、跑掉、躲避,而不是让孩子盲目反抗,才是适合孩子的安全教育方式,也是符合孩子年龄和身心发展的教育。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战友告诉他,面对危险,“run!”憨憨的阿甘记住了这个字“跑!”关键时刻,是跑救了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教会阿甘那样,告诉孩子“宝贝快跑!”而且一定要转身就跑,越快越好!

        对策:游戏中教给孩子自卫方法

        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灌输安全知识,但是枯燥的说教往往会成为孩子无法理解的条条框框,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到危险,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势并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呢?

        游戏一:老狼老狼几点了?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而参与性又很强的游戏。“老狼”走在最前面,孩子跟在“老狼”后面,游戏台词只有一句:“老狼老狼几点了?”扮演“老狼”的人可以回答“3点了”“8点了”“4点了”等,当“老狼”喊出“天黑了!”的时候,“老狼”就露出狰狞的面目,猛地回过头来追赶“小羊”,“小羊”们四散逃跑,被捉住的“小羊”就会被吃掉。

        游戏很简单,在家里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家长要告诉孩子,“老狼”就是坏人,就是要追赶你的人,吃掉你的人,当你遇到“老狼”时,要比做游戏时跑得更快更远!做完游戏的时间里,可以跟孩子讨论,什么样的人是“老狼”,比如追赶孩子的陌生人,表情凶恶的人,手里拿着刀、棍子等凶器的人。为了让孩子理解到这些,家长还可以进行表情、场景模拟。

        当有陌生人闯入房间、教室、游乐场,或者有人手持凶器靠近,要教给孩子马上找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尽量不要让对方发现自己。

        游戏二:角色扮演《狼和七只小羊》

        以《狼和七只小羊》为脚本,可以让爸爸扮演大灰狼,妈妈扮演大山羊,宝宝扮演小羊,在大灰狼闯进来时,以最快速度藏起来。小一点的宝宝在藏猫猫时,会犯鸵鸟式的错误,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就看不到自己了。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全身躲藏,而且是迅速躲藏。可以进一步发散,引导孩子思考,如果在幼儿园发生危险,你要藏在哪儿?跑到教室、厕所、老师办公室……不要出声,让歹徒注意不到自己是关键!

        游戏三:大黑鱼来了!

        “最厉害的是大黑鱼,最坏的也是大黑鱼!”看过儿艺舞台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小朋友,都对大黑鱼不陌生。这天,大黑鱼正想吃掉小蝌蚪,小蝌蚪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青蛙妈妈及时赶到,用无敌青蛙腿打跑了大黑鱼。

        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剧,爸爸扮演大黑鱼,妈妈扮演青蛙,宝宝扮演小蝌蚪。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孩子呼救的技巧和关键词句。要告诉孩子,哭喊是最无效的呼救,大声喊救命是有用的。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还可以大声喊:“放开我,我不认识你!”在人多地方求救,要寻找穿制服的人;在有电话的地方,要学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打110报警。

        从经典童话故事里学习自我保护

        《三只小猪》

        这个故事里,既涵盖了逃跑的重要性,又告诉孩子们,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是多么重要。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在这两点上丰富出更多情节,例如大灰狼如何追赶小猪,当小猪发现房子不安全时,是如何在房子还没散架的时候,在大灰狼还抓不到自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快速逃跑的。

        《狼和七只小羊》

        这个故事很好地描述了正确的躲藏是可以逃过危险的道理。故事讲完后,可以反复给孩子强化:大灰狼为什么跑进了屋,小朋友能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为什么最小的一只小羊没有被大灰狼发现?他躲在哪里了?他是怎么躲得严严实实,一根羊毛也没露出来的?他又是什么时候才跑出来的?通过这些发问和解答,孩子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躲藏的必要性和技巧。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三次受到诱惑:丝带、苹果和梳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问孩子,白雪公主为什么又晕过去了?是不是因为她拿了陌生人的东西?告诉孩子,未经妈妈允许,糖果、玩具、漂亮的东西有可能蕴含着危险。家长除了给孩子的社交定规矩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分苛刻,适度满足对孩子抵制诱惑是很有用的。

  •     (来源: 妈妈网)

面对突发踩踏等安全事故 你会怎么做?(图)

2010年12月05日 12:59:08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
核心提示:专家指出,遭遇踩踏时,自救的重点是护住脑颈和胸腔腹腔。

  事件缘由

  近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课间操期间学生下楼时,由于前面一名学生摔倒,造成踩踏事故,致使41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轻伤34人。

  这起事件向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那么,温州本地的学校、学生和家长,该如何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我们的学校和家长平时应如何注重安全教育?学生又该如何养成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膝盖摔破了

  也不知告诉大人

  ●某初中生说如果碰到踩踏事件,

  自己也会不知如何面对

  ●面对消防演习,学生不以为然

  现状

  学生自救意识淡薄

  “现在的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了。”市区一小学副校长告诉记者一件事:不久前,该校一名六年级男生,在午休时间和同学玩耍时摔破了膝盖。结果这名男生没有告诉任何人,直至放学回家后才被他家人发现。此时血水已浸湿了孩子的裤子,伤口张得像嘴巴,到医院缝了七八针。医生说,早些发现也不会损伤得这么重。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的安全行为和安全习惯体现在许多方面,不仅仅是进退场。比如学校里组织各种安全演习时,一些学生觉得是假的,总是不以为然,慢腾腾,很不投入,安全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市区一名中学生时,问他:“如果你碰到类似踩踏事件时,你会怎么做?”这名初中生竟然回答说不知道。记者又在市区一小学门口,问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女生,遭遇踩踏时如何办,该名女生也茫然地摇头。温州市瓦市小学近日在安全知识问卷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能力较弱,他们中更多的选择是向别人求助而不是自救。

  学校

  安全教育不要等狼来了

  记者发现,针对此次新疆学校踩踏事件,我市各校都引起足够重视,或宣传或演练或自查。而且,我市一些学校把安全教育也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温州市瓦市小学瓦市校区就在本周召开了“我的安全我做主”主题晨会。学生自编自演三句半《自护自救很重要》,大家在自娱自乐中提高了安全意识。此外,学校里发放安全知识问卷,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回答。“以往侧重教育,此次更注重现场处理能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温州市墨池小学洪艳老师告诉记者,从媒体上获知外地学校踩踏事件后,学校就利用晨会时间给孩子讲解安全知识,并给全体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在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安全。她说,其实家长的意识很重要,家长要给孩子起示范作用。比如一些家长过马路时,自己就横冲直撞的,那又如何能给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呢。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几个校区也在近日开展了消防疏散演练。不仅如此,该校上陡门校区还让高年段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踩踏自救自护的PPT,下周在每个班级播放,通过让学

  生自己搜集材料、自己制作、自己演播,来加深安全意识和知识。

  “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定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刚刚过去的11月就是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月,内容涉及消防、疏散等。”温州市第五幼儿园园长林艳说,在平时,也会利用晨会时间给孩子宣传安全知识。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说: “学生首先要有安全观念,然后要有安全知识,再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这样才能养成好的安全习惯。”该校努力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素养,逐步形成了“三全一督”的特色,即全面,安全无处不有;全程,安全无处不在;全员,安全无人不晓。学校硬件设施,覆盖全面;制度建设,类别齐全;教育内容,丰富全面。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全天管理,定点、定时、定人。在安全教育方面,努力实现主题化、常态化、多样化,全年落实。同时,该校安装和完善了校园监控系统、110报警系统和全球眼,制作了反映平安校园创建的展板和宣传册。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郑平认为,安全是一个系统。早在这之前,他的学校就把安全管理分成十大类,包括交通、食品、消防等。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教育,再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如不让学生在上下楼梯时乱跑、挤来挤去等,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星级管理奖励,以提高孩子平时的安全观念;平时经常举行集会等演练,要求学生进退场时要保持安静、做到整齐等。“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去重视,平时就要防患于未然,把安全教育融入生活中。”郑平提倡系统安全教育,而且学校里都有安全预案。

  家长

  安全教育没有停止的时候

  就踩踏事件,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

  徐女士的儿子在温州市蒲鞋市小学上五年级,她经常会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告诉孩子,上下楼梯不要跟人挤,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下雨天走路要慢些等。余先生的孩子在温州市实验中学上学,他平时教育孩子不要往人多的地方里挤,因为他知道,孩子平时在学校出操时,总是争先恐后地抢着跑前头。

  “我以前只教育孩子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比如走斑马线、举手示意等,看来这种安全教育远远不够,还应该扩充开来,特别要教会孩子面对混乱的局面时要保持镇定冷静。”王女士的女儿在温州市第十二中学上初三,她觉得这次踩踏事件也给她敲响了警钟,安全教育永不停止。

  而儿子尚在上幼儿园的金女士认为,她以前从来没想过在这方面教育孩子,现在想想,应该防患于未然,孩子上幼儿园也经常上下楼梯,现在就应该教孩子如何现场处理,不能等事情出来再教育,那真是太迟了。

  “看来我的做法是对的,平时我经常给孩子看一些自救自护的光盘和画册。”陈女士的儿子今年五周岁,陈女士不管外出还是在家,会时不时地给孩子讲一些安全知识和处理方法。前不久,孩子的爸爸还买了一套《为生命护航》的VCD,孩子很喜欢看,从中也学会了不少紧急自救的方法。

  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发现,家长们平时给孩子灌输的安全教育理念较多,而如何现场自救的实际操作比较少。

  专家

  自救很重要

  温州市教育局安保处副处长黄鹏程认为,此次新疆学校发生踩踏事件,一是教学教育设施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学生疏散秩序有问题。此次的教训是,平时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保证教学教育的设施完好、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等工作都不能放松。

  黄鹏程提醒,学生在集体集会时不能一拥而上,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距离,距离是安全的保障,而且集体集会时行走速度不能太快,楼道上任何时候都不能随便蹲下。在行走过程中不能打闹,更不能人往前走而眼睛向两侧或后方观望。如果发现前面有情况,自己要停下,并且马上要大声喊叫,示意后面的人不能再向前。

  另有专家指出,遭遇踩踏时,自救的重点是护住脑颈和胸腔腹腔。具体要点是: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2.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3.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当身不由己被挤在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不要有弯腰系鞋带之类的动作。弯腰时身体最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逃生时不要紧贴栏杆、墙壁或墙壁的死角,不要从高处往下乱跳。蔡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