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一直被视作检验全球经济健康度的指标,甚至因此得到一个流传甚广的绰号:“铜医生”(Doctor Copper)。
然而,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向好的预期推动股市大幅上扬,这种红色金属的价格却在走弱。
二者走势的背离可能很快将迎来清算日,因为当前铜价的大幅下滑,以及铁矿石价格程度稍轻的走弱,很有可能是一个迹象,预示一场严峻的“钱荒”正在中国发酵。
随着铜价过去一周里大幅下跌近10%至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已进入守势,而国债受到追捧。
除了在实体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铜在中国还被大量用作美元贷款的抵押品,因而成了一种关键资产。由于近期中国当局着力引导人民币汇率走低,美元贷款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铜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市场的担忧。投资者认为,在人民币走弱形势下,中国金融体系可能将承受明显压力。上周一家中国公司的违约事件也引起对中国信贷风险的广泛重估。
一个重大危险是,以铜和铁矿石作担保的融资协议如果大规模解约,有可能在金融体系中形成紧缩效应,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而这反过来又会冲击全球金融体系。
铜市已亮起红灯,投资者有理由感到担忧,尤其是它还增强了一种可能性,就是中国可能无法实现7.5%的年经济增长目标,而7.5%已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目标水平。
美国股票投资者在长达5年的牛市中已大有斩获,面对中国金融流感和全球增长转弱的前景,他们有必要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
由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明显放缓等原因,基本金属以及铁矿石等“黯然神伤”,在价格不断下滑的同时也被多家机构警示风险。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黄金等贵金属整体上将维持涨势,甚至有望走出一轮“小牛市”。避险情绪升温是贵金属打响翻身仗的重要原因,其近期涨势仍难停歇。
当前形势是典型的避险需求在起作用,例如地缘局势让所有人都担忧,美国的经济数据也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很多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市场的避险情绪根本无法驱散,这是黄金价格获得强力支撑的最重要原因。此外,来自中国等地对黄金的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再次,美元指数近期持续维持低位,也增强了贵金属上涨动力。
但投资者仍需谨防风险,上涨并不意味着黄金走势会“爆发”,预计在一些技术阻力位金价将出现回调。
苏格兰皇家银行、花旗等大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近日均将2014年的平均金价、银价预期上调近10%,并强调原因是“贵金属市场气氛已经发生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