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
春节长假期间,把湖南卫视2013年的明星节目《爸爸去哪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不过瘾还把作为贺岁片电影的《爸爸去哪儿》也看了。
去年齐红一直看这个节目,我还非常不以为然,感觉有点儿胡闹的意思。集中起来再看,加上周围人的不断“渲染”,我被节目深深吸引——五个3-6岁的孩子,加上五名腕级的明星爸爸,给大家演绎了一幕幕生活实景剧。
12集连续下来,可以看出孩子们快速地成长着:从第一集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哭,还有的哭个山崩地裂的,到后来孩子们独立性不断加强,还会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开始爸爸们都不大相信孩子们的独立性,结果证明了孩子们不仅很独立、很可爱,还聪明、很能干。
12集下来,爸爸们的成长更大:共计六次不到20天与孩子朝夕相处,把父子(女)的日常生活呈现给观众,还与另外的四个家庭“比拼”一把,至少是勇气可嘉——一定会表现出自己大量优点,还会展示出大量的“缺点”,能向学习其他的爸爸们很多优点。
《爸爸去哪儿》在第一集就把手机、IPAD之类的全给“收缴”了,让明星爸爸们放下身段、全心投入有非常好的作用。
没有手机等电子类产品的“干扰”,家就摆脱了“公共场所”的意思——更像家了。有句话讲: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家里人围坐在一起,却手头各自“捏”着手机,手指不停地忙乎着,每个人各怀“心腹事”。
眼光
《爸爸去哪儿》编导讲了一个故事,原本开拍前大家对这个海外引进节目充满期待的,结果第一集下来,很多赞助商大失所望、纷纷选择退出。
12集播放下来,成为湖南台的热播节目,那些退出的赞助商们会为自己缺乏慧眼后悔不迭。
一个娱乐类的节目赞助投入,都需要判断和勇气,这和做项目、投资何其相似。
选择
《爸爸去哪儿》是个很好的节目,娱乐大众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曾经有不少人推荐过这个节目,一看果然如此。
第一季拍得如此叫好又叫座,给第二季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加上电影、电视全上,几乎全面透支了节目的资源,静待今年第二季的推出吧。
爸爸和孩子是主角,在剧中和生活中都如此,他们选择加入这个戏,是勇气可嘉,更是选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