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

党在危亡中、国家在危亡中、共产主义事业在危亡中。

全球资本主义一体化的世界也危机重重。自2008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阴霾不散,失业大军越来越庞大,表明资本主义对付“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手段已经黔驴技穷,完全陷入了无休止的经济萧条中。可以断言,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不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萧条和失业大军必将愈演愈烈,终将引发社会动荡,犯罪飚升。此外,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病不断发酵:金钱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整个社会都要受它奴役,在它面前曲膝,商业日益变成欺诈,“同最响亮的词句相对应的到处都是最可怜的现实”,一切犯罪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1]弱肉强食、贫富分化、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国际争端、军事对抗、核威慑、军备竞赛、中东战争、埃及内乱、西方干预、恐怖活动、人肉炸弹、资源掠夺、资源浪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江河湖海污染、垃圾食品、有毒食品等等无不威胁着人类生存。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谬理千种,真理一条。

真理只在马克思主义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党、救国、救人类、救世界、救共产主义事业。

不懂马克思主义,不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代之以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在商品生产的经济基础,只能复辟资本主义制度,只能党变质、国变色、官场腐败、无官不贪、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谁当官谁贪,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永远是空话。

这就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历史早已得出这一结论。

可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这一规律并没有被共产党人所理解和掌握。

列宁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酿成“战时共产主义”悲剧,并导致斯大林这样的阴谋家、野心家、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反革命两面派、修正主义者篡夺苏联党、国家和“共运”领导权,制造了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大清洗”、大屠杀,形成斯大林独裁专政,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没有识破斯大林本质,没能逃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歧途,是我国前30年“社会主义实践”所酿成的一切悲剧和灾难,所遭到的一切挫折和失败,包括修正主义上台的总根源。

“特色理论”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比斯大林修正主义走的更远了,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理论。是用修正主义顽固对抗马克思主义。  

如果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或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真正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如果现在我党力挽狂澜,立即回到科学社会主义轨道上来,我党我国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使我国三、五年内接近共产主义,十年影响和带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完全可能的。否则,只能亡党、亡国,社会动荡,人民遭殃。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既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回答了如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革命理论。

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才是言之有物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但是,共产党从来没有这样理解宣传过马克思主义。说明至今共产党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家们还在极力用沉默置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于死地。

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内容,就不能识破伪装成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包括斯大林修正主义、假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以马克思主义唯一代表者、解释者身份向我们宣传灌输的马克思主义完全抽掉了马克思主义的上述本质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空洞的、抽象的、言之无物的、神秘莫测的、可以由其随意解释的理论,并公然宣称:马恩没有经历社会主义实践,因而没有,也不可能为如何搞社会主义提供现成答案,是列宁、斯大林通过社会主义实践并正确总结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以生产力落后为由,完全用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取代了马克思主义阐明的只能用共产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用既保留商品生产,又限制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彻底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把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空话。也把实现共产主义变成了空话。

恩格斯说:“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近50年来的历史,已经教会了我们认识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共产党人真正掌握的事实说明: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只是由貌似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进行的革命,所以它必然失败。

在谈到“巴黎公社”教训时恩格斯又指出:“布朗基派(多数)和浦鲁东派(少数)使公社本身发生分裂,其中那一派都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彼此进行着没有结果的斗争,致使公社精力疲惫。1871年送上来的胜利,也和1848年的突然袭击一样,都没有什么成果。”[2]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实践又何偿不是如此呢?这样的革命已经使人民心灰意冷,甚至对共产党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这就是不懂革命理论,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无法逃脱的命运。

因此,当前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反思历史,总结失败教训。真正认识到以往社会主义实践所遭到的一切失败,都是不懂马克思主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要遵照毛主席教导,真正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还要彻底弄懂究竟什么是修正主义,修正主义在那里,为什么要反修正主义?要真正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改造党,要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思想,要弄懂弄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向共产主义过渡。要深刻认识国现阶段立刻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马克思主义反复地、最好地、最符合实际地、最具说服力地论述了这种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我要谈这个问题,无法与之相比,纯属多余。但是,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些论述,并把它当成理论武器用于理论斗争并主张付诸实践的人却几乎为零。所以我还要当“搬运工”,将这些论述摘抄介绍给所有想用捷径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关心共产主义事业的朋友,同时也回敬那些轻视甚至攻击这些理论为“教条主义”的庸人和反动派。

十九世纪中叶恩格斯写《共产主义原理》时,英法美德等先进国家的生产力还不很发达,还属于大工业刚刚获得充分发展时期,因此恩格斯说还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因而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3]

但即便那时,恩格斯也明确指出:“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全部交换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家手里。上述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无产阶级的劳动将使国家的生产力大大增长,随着这种增长,这些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和由此而来的集中化程度也将相应地增长。最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国家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将大大增加,人将大大改变,以致连旧社会最后的各种交往形式也能够消失。”[4]

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失误就在于没能逃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背离了这一原理,只搞国家、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没有继续前进,逐渐把全部资本、全部工业、全部农业、全部运输业和全部交换都收归国有,同时又误以为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误以为今后的任务就只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了。结果生产方式依旧,发展生产力变成空话,导致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失败。幻想对商品生产实行计划经济管理,因而只能是瞎指挥、闭门造车,结果,一方面生产资料等大量产品积压,不得不搞关停并转,另一方面大量轻工、民需商品严重短缺。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就业,又只好搞“上山下乡”。这就是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不能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问题,除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即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不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只能比资本主义更阻碍生产力发展。前30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后30年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生产力成果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成果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只能与当年沙俄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和加速资本主义进程相提并论)。

十九世纪中叶还属于蒸汽机时代,现今已全球资本主义一体化的中国同世界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基本上已经完全进入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唯有现代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利用形式正在严重阻碍着这种生产力获得应有的发展。

现代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冲突,一直被马克思主义给予科学地揭示,同时证明,用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方法消灭这一冲突的条件已经具备。

例如恩格斯说:

“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象人的原罪和神的正义的冲突那样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中,客观地、在我们之外、甚至不依赖于引起这种冲突的那些人的意志或行动而存在着。”[5]

“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的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6]

大工业已经把潜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发展为明显的对立,以致这种生产方式的日益迫近的崩溃可以说是用手就可以触摸到了;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才能保存并进一步发展”。[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它已经不能把这大批生产资料全部变成资本,生产资料闲置起来,因此,产业后备军也不得不闲置起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供支配的工人——生产和一般财富的一切因素,都过剩了。但是,“过剩成了贫困和匮乏的源泉”(傅立叶),因为正是这种过剩阻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变为资本。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要不先变为资本,变为剥削人的劳动力的工具,就不能发挥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资本属性的必然性,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唯独这个必然性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唯独它不允许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劳动和生活。因此,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削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8]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在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即便明天就实行这种变革(指逐步地实行),我根本不认为有任何困难。”[9]

“我们的党一旦掌握了国家政权,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就象剥夺工厂主一样……无论如何,资本主义的企业转变为社会的企业在这里已经万事具备了,并且一夜之间就可以马上完成”。[10]

“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11]

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这种解决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质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它管理的生产力。[12]

马克思说:

当社会的大多数人不愿意再保存这种私有制的时候,显然它就应当被取消。[13]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在我国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待续)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610页(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14页(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39页(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41页(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618619页(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37页(9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617页(95年版)

[8] 同上75075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443页(第二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03页(95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755页(95年版)

[12] 同上753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51页(7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