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如海一身藏
作者/何奇阳
(何奇阳: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
社会的热闹场中,匿迹了,我静守上海一隅,修习生命和生活之道。坚守,不单单需要境界,更需要勇气。我在人群里有颗纯粹的求法之心,实践着苏东坡的诗句“万人如海一身藏。”和圣严法师的法语“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领悟世间万物本来面目。
机缘来了,我也走出上海,与有缘众生结缘。
冷军与我是好友,借十一假期,我去武汉与他一聚。
冷军现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画院院长等职,1990年代他就以纤微毕现的超写实主义画风闻名全国,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空间处理在当代中国独树一帜,多次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等大奖,为国内外著名美术馆收藏。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艺术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当前艺术市场上最受瞩目的油画家之一,2005年创作的《肖像之相小罗》曾在拍卖市场创下3136万元的成交价位。
学生奇令曾经留学欧洲,学成归国后任职于跨国集团。他对冷军大师十分敬仰,这次也随行武汉。
在冷军画室,奇令本来希望听到我与油画大师的艺术对话,让他失望了。他却见证了我与冷军谈佛论道。
离开画室,我和奇令长江边漫游。奇令说:“与冷军大师促膝而坐,没有想象中的距离,他给人的感觉清爽、谦和而又不乏智者的仙风道骨气,有一种处于人生巅峰的淡定与安然!”
我颔首认可学生的感性认知。
边欣赏长江景色,边与奇令交流:“大唐以降,中国禅师为了开悟,就喜爱行脚、走江湖,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他们孤身万里游,寻师访友,求法悟证。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在此与冷军大师谈天论地,也是在求法一个过程!”
我又告诉奇令:开国之君最喜欢武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即来源于此。
谈及当代人和事,我提醒奇令:根基深的人,磨难越大。他能在困境中磨练出来,将来成就也越大。
有句话说,聪明学不来,根基夺不走。其次要顺其自然,到了一定时候,各种缘分就会自然而然遇到,师徒缘分也不是巧合。
自古修道一事,首先要真正做到看破红尘,真正从内心放弃人世间的富贵、恩爱,才能放下一切,自然就没有烦恼,自然就能够入定。
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知足常乐,不能有一点虚伪心、嫉妒心、嗔恨心、贪财心、贪色心,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修道就是修的这颗心,只有把心中的所有垃圾都清扫干净了,才能真正入定。这个道理,佛教和道教的经典上都讲了,但是,知道的多如牛毛,能做到的非常少,真能做到确实不容易,不是人人做得到。做到了,自然就能入定。做不到,就是打坐一辈子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