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正在召开的APEC会议上传出了消息,“互联互通战略”将成为此次APEC上中外高层领导人商讨的核心议题之一,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尤为值得关注,这不仅因为APEC经济体与“一带一路”区域有着极高的重合性,同时这项规划被认为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一带一路”规划获批在即,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组织团队在研究,具体规划批复后就可以启动有关项目。这项规划是我国最重要的中长期战略,这是由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原因决定的。这个规划的推行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可谓是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宏图。

       具体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具备能源和地缘安全意义,并为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产生积极的意义,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基建等各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中东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十分落后,对铁路、港口、航运、管线等建设需求巨大,特别是中东地区普遍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主要靠矿产石油油天然气资源来作为经济支柱,对中国雄厚的实力支持极为需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有利于中国的外交与文化经济贸易输出。

       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向东方扩展的机会不大,一方面,东边是太平洋,仅有的一些小岛国在东亚,东南亚,又普遍与中国不睦,时刻想从中国身上啃几块肉,捞点油水,况且美国长期鼓动、挑拨中国与这些小国的关系,中国深受其害。从易学的角度看,天道左旋(以南北极为准),地道右旋,确实是有道理的 。中华文化的传播,还是要从东方往西方来传播(地道右旋,此其意也。),这样才可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国西部乃边鄙恶地,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又不发达,因此经济文化交流一直较少。以往的设想通常都是通过东部开放,与欧美日几大经济体的联系来融入世界,并实现经济与文化的伟大复兴。但现实的情况看,中国的东部,虽然有几个特大城市非常发达,但是都一向是接受西方经济与文化输入的重要窗口,而作为天朝的中国文化与经济,要做到大国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却怎么也做不到,不但不足以影响他国文化,反而逐渐西风东渐,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虽然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的精华,但也更多的受到其糟粕的影响。中东地区国家普遍与美国并不友好,没有牢固的利益基础,这给受美国围堵的中国一个发挥自身影响力的机会。而中国要敦睦邻邦,也要从现实的需要开始着手,贫乏的中东,正是中国经济、文化输出的好机会,也正是中国经济文化崛起的良机。这种发展战略,远远不是温家宝搞的那些所谓的发展战略相比的。

       一带一路,是大国崛起,中华文化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