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说来,此剧火,是有它的道理的。其一,人物形象从前没有出现过,很新。是一个国军出身的抗战英雄,而且很是了得,武艺高强,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留过学,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且出身富贵家庭,有二个相爱一生、牵肠挂肚的女人,而且在国军时,对政治与共产党兴趣不大,典型的热血军人。这样形象,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有一定新鲜感。特别是人们以前看的完美英雄多是共军英雄,国军大多是稀烂不堪的形象。现在出现一个有情有义有本事的完美的国军形象,自然受到人们追捧了。所以我认为此剧在他做国军时候的前几集比加入了八路军后的几集要好看一些。估计此剧能过审,还是费了不少周折的,应该是做了多次修改的吧,要不还难得过审。其二,故事情节还比较新,光他加入八路军前,在上海、南京打鬼子,上了虎头山被软禁,然后轻而易举跑掉、上山入伙做山大王,这些情节,就有一定新鲜感,至少我这样的对国产剧很有偏见的人都觉得还算新鲜。其三,人物经历曲折,男主人公的命运大起大落而且能引人关注。特别是惹那些崇拜英雄的女观众们的关注。其四,男主人公形象有个性且完美。这种个性不是李云龙似的骂娘的个性,而是因为出身国军的经历造成的。所以,电视剧写国军比写共军要占便宜,写共军要小心翼翼,要写得完美又高大,即使是缺点,也是高大形象下的被误认为是缺点的优点,或从正面看是缺点,从反面看是优点,生怕一不小心,就过不了审。据说《亮剑》都差点没有播出的。而写国军,可以随便骂娘,随便写他杀战俘,随便写他狂妄。从这点讲,此剧占了一个大便宜。虽然此人最后加入了共军,但是由国军出道的,所以,在国军阶段,尽可把他写出个性,写得鲜明,因为写出了个性,就显得真实,不象写一些高大全、说话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少了些真实感的共军英雄。如此既有个性又几近完美又离生活很近的英雄,谁不喜爱呢?如此也吸引住了电视机前的主体观众——少妇或大妈,让她们顿生怜爱英雄之情,天天守在电视机前关注喜爱的英雄的命运发展并为他欢喜为他忧(由此喜欢上男一号的扮演者,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如此收视率自然上去了。
有以上几点,哪怕是胡编乱造,也会有吸引力了。何况,还有令女人们动容的感情戏。
当然,从整部戏来看,意淫的味道十分强烈。给人的感觉就象一个喜淫与穿越的网络作者,写的网络小说,照着自已意淫的形象,随心所欲地写下去。好象男主角就是自已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凡是能张扬英雄戏的情节都想到了,都要发生在自已身上,无论合理否,凡是能打动女人眼泪、能让女人生怜爱之情的故事都在自已身上发生了。总之,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通过意淫,在此主人公身上实现(与穿越小说及影视剧如出一辙),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情感,通过意淫,在主人公身上获得满足,现实中对日本人的恨,以意淫的手法,依附在主人公身上,痛快淋漓地完成了。随心所欲地写,让情节随心所欲地发展,让人物也随心所欲地发展。想展示他什么功夫,就要弄出什么情节;想表现他有一段土匪经历,就忽然出现了一帮土匪;想要国军来发生点冲突,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警备旅;想更多展示他的厉害,于是就来一段一分钟内修好一辆坦克并神速地开到战场,既当驾驶员,又当炮手,把鬼子干掉。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抗战剧《雪豹》的文化分析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