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 无处不在


 

    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中国,全村人围着村口的一台老式放映机,斑驳的幕布上投射着黑白的电影,二十世纪70年代,电视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几十人挤在一起对着14寸的黑白显示屏,二十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晚饭后的电视时间成为国人固定的一种生活方式;二十世纪90年代,电视机旁开始缺少了孩子的身影,新潮的年轻人开始了电脑屏幕时代;进入二十世纪,电视屏幕前的一家人不仅要顾及电脑上的股票信息,还要及时回复手机上朋友的留言;今天的国人,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机会恐怕也只有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了,当然前提是在不忙着微信抢红包和微信拜年的情况下。

中国人的屏幕时代从投影,到电视,到电脑,再跨越到移动终端的手机和今天的平板电脑,甚至车载显示屏和可穿戴设备,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我们带来新的视听感受和更为宽广迅捷的信息渠道。

 

投影让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影,电视让人们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了更多的信息可以选择,而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序幕,使人们在家中就可获取海量的信息,同时随之变化的是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人们有了更多对信息的选择权,更为关键的是,人们有了更为便捷的信息发布渠道,每一个个体都在为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信息的入口和出口;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多屏时代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始打破人们对信息获取在时空上的界限,互联网被带入了一个多样性的世界,人们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间被屏幕所包围,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屏、谷歌眼镜、Gear 手表……,无时无刻都在面对着屏幕,无时无刻都在跟世界保持联系,或者说无时无刻不再被互联网绑架。

 

多屏时代的特点

 

1. 互动性

 

虽然现在的多屏概念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多屏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2013优酷曾在上海举办多屏战略发布会,对多屏技术进行了应用,在签到时很多观众就在现场通过优酷拍客的“手势拍摄”体验到了远程控制视频拍摄的科技感,在活动的抽奖环节,优酷土豆集团首席营销官董亚平更是利用通过现场手势抓拍的视频编号和拍客客户端“纸飞机”功能,来实现与现场观众的良好互动。

 

2. 联动性

 

多屏技术的应用对于视频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于以往根据电脑上未看完的视频,手动在移动端搜索继续视频观看的行为,通过“云”技术的应用,移动端可根据用户的信息实时进行信息同步,将视频观看的行为通过PC端无缝联接到移动端,使用户的视频观看行为突破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跨屏技术真正打破了视频的“独占性”。这一变化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据来表现出来,《甄嬛传》播出时,只有10%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到《中国好声音》的时代16%流量来自于移动端,《我是歌手》播出时,有33%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同一时期的美国移动端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总视频播放量的20%

 

3. 碎片化

 

多屏时代将个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彻底打碎,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科技终端无时无刻地从时间、空间、内容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首先从时间上,多屏时代培养了大批“一心多用”的用户,他们在同一时间要顾及不同终端上的信息,比如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电视上持续几个小时,大部分年轻人会一边听着电视上的节目一边发着手中的微信或者玩着平板电脑上的游戏。

 

同时,多屏应用又将用户的使用时间彻底打碎,据英国O2公司和索尼移动合作进行的调查统计,75%的人上厕所时会使用手机,其中一半的人在洗澡时都要有手机陪伴,更令人惊讶的是,接近1/4的男性受访者承认他们更偏好坐在马桶上,以便在解放膀胱时可以同时解放双手玩手机,95%的人会在睡觉前使用手机,73%的人早上被手机闹铃叫醒。人们的时间已经被多屏时代所打碎,人们的精神也被科技所绑架。

 

多屏时代的营销

 

多屏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同时对整个营销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屏幕之间的联动,不同受众的使用习惯,不同终端在多屏应用中的特殊属性,这成为多屏时代的营销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我们还无法突破屏幕限制的前提下,如何将营销策略与手法和各个屏幕完美匹配变得至关重要,例如,电视的信息传递功能属于单向传播,人们相对只能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但是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平板电脑由于其相对便携且屏幕大的特性优势,使其在娱乐性方面,包括视频的播放、手游等领域占据相对的优势;而智能手机其小巧便携且与其它屏幕高联动行的属性,使其在与其它屏幕的搭配上最占优势。

 

展望未来

 

如果说现在是多屏时代,多屏的发展只是处在其初级阶段,各屏之间的联动决定了多屏时代的发展。在未来,打通多屏之间的联动甚至突破屏幕的限制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屏时代。

 

如今的多屏之间的联动还只停留在相对初级、相对简单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云技术和多部终端的应用实现用户使用信息的同步,从而实现在多部不同终端上的个人同步操作,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云技术的发展,而且各屏幕之间的联动性和互动性上并未达到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你只要将手指轻轻拖动手机上的信息就可将其移动到任何智能显示设备上,两台设备相互传送信息就像在将一个盘子里的食物拿到另一个盘子里一样方便,无论是图片、文字、语音、视频,都可自由迅捷地相互移动,运行终端只有一个,而屏幕的作用只是用来显示。

 

未来的多屏技术很可能会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屏幕概念,实现随时随地全息投影,就像2014年奇骏成都新车发布会上所展示的:会场中心看似一辆真实的奇骏X-Trail,实则是全动态360度投影立体效果,并且还配有现场控感,主持人手势瞬间分解一辆车,整部车的零部件展示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

 

所以,当全息投影应用普及到未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屏幕的感念也将被彻底颠覆,科技的发展就在于此:破坏性创造,颠覆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