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青涩内心成熟的境界(11月24日)


 貌似青涩内心成熟的境界(11月24日)

 

关键词:生活感悟  成熟  

 

《倚天屠龙记》中描写张三丰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传授张无忌的太极心法所赞许的“不赖不赖,忘得真快”。这种选择性遗忘才是学习与成长的必然原则,其实把自己清空是很符合道家的正统观念的。

道家讲,人是从无知到求知再到不知的过程,来到这个世界就必然要经历认知的过程,但认知也需要讲究一定的度,过犹不及。

虽然我们总是会阶段性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但真正会读书的人,所追求的并不是手不释卷的那种痴迷状态,而是一目十行的查阅效率,不是过目成诵一般的答录机,而是去探究发展的必然性趋势,如填鸭一般把自己变成渊博的图书馆与百科全书式的学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正的成熟并不是看拥有多少知识与见识,而是看是否可以把那些都忘记,变成智慧,即使摆脱书本报刊视频网络,都能做到知晓天下事。就如人总是会长大,即使没有知识、意识、经验与教训的灌输,都会由于见识广了而逐渐变得成熟。但成熟就会变得苍老,过时而且不入流,处于在被边缘化的境遇中。

 

总是有一些话题是亘古不变的。比如草根与精英都在抱怨政府不作为,员工和客户联手抱怨老板心黑不讲人情,年届中年之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教育创投领域呼吁对教育科研产业的投资以及对创业明星的追捧。

春节、重阳、端午、中秋之际缅怀父母亲情,中考、高考、国考等重大考试期间对考生的优待,春节之后说租房找工作,3.15前后以消费者权益为核心,清明时节说防火,入秋之后说报到新生,年底之前借助各种年会谈感悟发牢骚。

即使是自媒体,都少不了那几样:晒美食、秀美颜、攀比豪车豪宅,或者灌输心灵鸡汤。人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之中度过,如年轮一般看四时之景在身边变换。

单身的人晒孤独秀自由,有伴儿的人秀恩爱晒无奈;在家的人渴望远行实现理想与抱负,远行的人反而思念家乡重温亲情和温暖;碌碌无为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取得成就的荣归故里,怕的是锦衣夜行。笨拙的人会抓住一切机会“抖机灵”,精明的人却时时谦恭、处处藏锋。没钱的人找机会炫富,有钱的人夹着尾巴做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难言之隐。每个人都有值得称道与珍惜的资本,每个人都有内心的落寞与不舍的追求。梦想与现实之间,激情与淡定之间,进取与闲适之间,你将何以实现内心的平和?

当你以成功者的形象奔波于论坛峰会、社会活动以及各色人群之间,被媒体追踪,被聚光灯照耀,生活在光环与高山仰止一般的簇拥中,你是在缓解内心的焦虑,还是在展现自己的成就?当你知道辛苦某一天的结果不仅没有消除压力,反而加重了内心的负担,你是否会停下匆忙的脚步?

 

我们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进入每所学校,每个学年与学期,入学时候的兴奋与新鲜感一闪而过,然后就是在煎熬中等待毕业,毕业的时候却又追悔那些被蹉跎的时光,以及同学之间分离的痛苦,如此往复,即使那些情感表达完全出自真情,看得多了、经历的多了也就可以淡然处之了。

从校园出来,如刚刚学成下山的江湖青蛙,总是感觉自己学富五车并急于展示自己的学识,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最终却深陷办公室政治的争斗之中,难免沉沦,把无聊的时间贡献给了那个可以给自己提供收入的组织,安稳了之后就觉得缺乏自由,之后便是找茬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如此周而复始。

面对一段感情,也会从激情澎湃变得淡然无味,并在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在麻木的状态中忘却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海誓山盟变得单纯是形影相随。

即使已经单调并预知了结果,都要佯装不知,并展示自己呆呆的、憨憨的、萌萌的一面,那并不是欺骗,而是给自己尚且保持新鲜感的心理暗示,而那往往也可以让彼此消除更容易。不管内心有多么成熟与沧桑,在外表都蒙上一层青涩的色彩,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贾春宝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

和讯网专栏 http://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