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行我素的婚姻很少有幸福?
------我将博联社这里的一篇要求中老年朋友不要干涉子女婚姻的观点与人交谈的回话!
汪华斌
昨天早上我到博联社这里发文,发现有篇建议中老年朋友不要干涉子女婚姻的文章;“父母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孩子们自由生活的空间;自己也在退休后的日子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幸福的晚年;孩子们的不幸肯定也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孩子们的笑脸一定是自己最开心的一刻”。 于是我就将这篇文章的观点与我碰到的人分享,谁知他们竟然并不赞同这个观点;说我们社会父母干涉子女婚姻而造成子女不幸的不多,倒是父母干涉子女婚姻没有成功而子女后来后悔的不少;这就说明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确有它的合理性。
朋友们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家的事,那就是我妹妹的婚姻大事;一个妹妹当年读公安学校,可她竟然与一个跑货船的人谈朋友;结果父母亲反对,说公安系统是男多女少的单位;难道找个人很难吗?然而婚姻的确使人迷惘,妹妹竟然就是坚持。当时的我还以为支持妹妹是为了她好,竟然奉劝父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支持的原因,结果父母亲也不坚持了。可后来妹妹一个人多年带孩子的苦处只有她自己知道,而母亲也只能背地里埋怨。当妹妹一个人艰难地将孩子带大后,她后悔这婚姻;结果人到中年的她竟然再想到离婚,这时不仅男方不同意;我们家里也反对,于是妹妹只好一辈子吞咽自己的苦果吧。这还是她自己到中年后的醒悟,意识到自己当年不听父母亲的话;结果一辈子婚姻不幸福。
我们家还有一个妹妹本来婚姻很幸福,但妹父出工伤事故而使这婚姻幸福终止了;当时亲戚朋友都在帮忙我这妹妹的婚姻,可她竟然自己暗地里找了一个四川到我们那里打工的农村人;更可气的是当年春节我们回家时见到的是当地的一位养蜂的年轻人,而且说好了在那里盖房子立业;谁知正月十五的妹妹突然间来到我武汉的家,说她与同行的年轻人回四川去结婚。后来在当地生活了几年估计相当艰难,于是又带着孩子回我父母亲的家了。当时我想回来就帮助他们创业吧,于是我帮助引进一个万头猪场;可这妹父说他可不是来湖北养猪的,他要当工人才回湖北的;结果妹妹一个人创业又没有成功,而当年那位养蜂的年轻人早就成为湖北省的知名企业家了。看着妹妹现在还是一贫如洗的家,母亲只能叹息妹妹只有这样的命;而妹妹虽然埋怨妹父无能,却还不后悔是自己放弃了幸福。因为当年那位养蜂的人不仅事业上成功,而且对家庭相当负责;成为大家有目共睹而羡慕的和谐家庭。这说明父母亲对子女的婚姻的确有先明之见,只是子女因为爱情而昏了头而已。
更好笑的是我当年介绍一个女邻居给我的同学,谁知这女邻居的父母竟然不同意;说如果这女邻居跟我可以,但跟这同学就不同意。当时我很不理解,这同学的条件可比我强多了;人家是武汉市的,而且父母亲也都是工人。然而在我这女邻居的坚持下,她的父母亲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我这同学也当官了;这时的我才明白,原来我这同学当官后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所以这女邻居所保住的只不过是一个婚姻的名义而已。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还真的不能笼统地说父母亲不能干涉;因为婚姻当事人当时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父母亲却是从未来家庭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们社会的婚姻不是浪漫的产物;而是家庭与责任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所以婚姻当事人总是从表面看人,而父母亲却是从性格等全方位看人;也就是说谈恋爱的甜言蜜语对当事人起作用,但对父母亲不仅没有半点作用;反而还使父母亲从中看出人的本质。这也是我们社会相当多的子女恋爱时,总是与父母亲产生出大相径庭的见解;结果子女以为是代沟而坚持自己,最后多少年后才能领悟到父母亲的见解正确。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文化中有‘门当户对’之说;其实这是组建家庭后无差距的经验。
当然我们社会的今天同样还有父母亲与成家的孩子住在一起,结果总是有各式各样家庭矛盾;导火线主要都集中在父母亲那里。这主要还是孩子们的小家庭内部的事情,父母也要把自己意见搀和进去的原因;不能说这种介入都是不对,但因为父母亲过分“插足”子女的小家庭生活而导致矛盾积聚而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婚姻破裂的还真不少。如我身边就见到有的夫妻关系并没有恶化到离婚的程度,最后是在双方父母的推波助澜下而导致收场。这种矛盾与谈恋爱时父母亲的见解大相径庭,因为那时父母亲主要是从将来家庭生活等综合因素考虑;而组成家庭的孩子与父母亲住在一起的矛盾并不是生活,而主要是对孙辈的饮食和教育的意见不同。如果是孝顺的孩子,会与老人交流;如果是固执己见的孩子,会埋怨父母亲从而产生意见。
其实家庭中许多细微的琐事的确是引发婚姻悲剧的导火索,但点燃这根导火索的人可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们不能理性地看待父母亲的意见,一意孤行地以自己的见解来处理事情;不考虑父母亲的心思和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才直接把问题闹大。别看现在很多80后的独生子女自理能力不强,但与父母亲对着来的意见却是秉性。也就是说幸福的小夫妻往往都是听父母话的人,而不听父母话的人最后只能是多少年后才后悔。当然这里面也有父母亲的沟通问题,的确有很多父母亲简单粗暴;从而使孩子从小就叛逆。看来不是给孩子们多少自由生活空间的问题,而是如何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能正确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因为父母亲的意见是自己多少年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的是幸福的经验;有的是痛苦的磨练。然而无论是幸福的经验还是痛苦的磨练,它都能使孩子的婚姻与家庭生活少走弯路。任何人都想使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幸福中,没有人希望孩子自己去探索幸福;这就是父母亲都想介入子女婚姻家庭生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