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脸红的家长统考题
据武汉晚报报道,10月3日上午,在武汉植物园东南边的一休闲广场上,有记者见到了一对祖孙,奶奶正带着大约4岁左右的小孙女在散步,小女孩走着走着发现,地上有一张被人垫在地上坐过的废报纸,小女孩马上跑了过去,将废报纸捡了起来。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奶奶大喊“不要捡啊,那个很脏!”小女孩没有听奶奶的喊话,将报纸捡起来后,三步两步地跑到了路边的垃圾桶旁,将其扔进了垃圾桶,记者赶紧调整手中相机的镜头,将这一幕拍了下来。记者说:“当时,不少游客的目光被女孩奶奶的喊话吸引了过来,他们看到小女孩扔垃圾后纷纷议论和称赞,有的说孩子很可爱,但更多的是在称赞这个孩子文明的行为!”估计说得小女孩脸都红了。
读这一新闻,让人觉得高兴、欣慰。四岁的孩子尚能如此讲究公共卫生,带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大人为主体的生存的环境,虽然还是颗环保的幼芽,却是我们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未来社会文明的希望。她代表的是和“孔融让梨”一样的我们民族美德的基因。这应该是孩子周围的人(包括其家人、幼师、邻居或电视公益广告)对其教育、感化的结果。我们在为孩子“执着”的行为点赞的同时,不要忘了孩子正能量背后的正能量。
读这一新闻,还让人觉得别扭、费解、脸红。为什么这张被人垫在地上坐过的废报纸没有被随手带走?为什么那么多路人“没有发现”地上的废报纸?为什么大人的不文明行为要一个4岁的孩子来纠正?为什么小孙女的公益行为会被其奶奶制止?是后辈的文明程度进化了,还是长辈的文明程度退化了?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和小女孩之间的公德差距有多远?
说起环境保护的意义,净化环境的重要,美好环境的责任、义务,污染环境的危害、恶果,小女孩肯定一条也说不清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恐怕也只在心里。倒是这没有豪言壮语的小女孩,默默地用行动教育了我们这说起环保来头头是道的成人。是小女孩该脸红吗?不是,应该是与之相关的一些大人:喊孙女称“很脏”的奶奶是第一个;“忘记”废报纸拍屁股走人的排第二;第三,对废报纸“没看见”的过路人。如果我们允许让“不相关”的人“对号入座”,这恐怕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甚至包括“你我他”。
古人对“人之初”是否“性本善”是有争议的,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知道,教育可以将“人之初”的习性导向“善”,也可以将“人之初”的习性导向“恶”。当我们享受今天的社会文明的时候,要知道这里有我们祖辈对我们这辈人教育的功劳。当小女孩这辈人成为社会主体的时候,那时的社会文明里,就有我们这辈人言传身教的功劳。对今天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摇头、评论和指责的时候,不要忘了对自身或后辈的不文明现象审视、反思和纠正。否则,我们将成为未来社会不文明的责任者和被骂人。
稿子写到这里,估计有细心的老师已经把这事列入高考作文素材库了。我觉得还是列入家长统考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