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崇黑龙与水的不解之缘


 秦始皇崇黑龙与水的不解之缘

 

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

    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

    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却是大有玄机所在,其意图则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帽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载: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终始说,其核心思想即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苦兹。邹衍提出做天子者必须具备五德中的一德,当此德衰落时,便会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

    “五德源于远古先民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在邹衍的这一学说中,周王朝被视为拥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应该是水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如获至宝似地采用五德终始说,大肆宣扬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无疑是为改朝换代寻找一个理论依据,使之成为秦王朝统治百姓、巩固政权的思想工具。

    但是,按照邹衍符应苦兹的说法,五德间的取代还应该有符应出现,而秦一统全国时却并不见特别的符应征兆。

    于是便有御用文人顺着秦始皇的意愿,挖空心思地弄出一个符应: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黑龙代表阴柔,象征,说明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符应”——秦必然取代周。

    秦始皇听后欣喜若狂,于是便信手拈来那条祖先捕获的黑龙,开始自命为祖龙,并根据五德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

    这些制度明显带有黑龙五德的神秘色彩,让百姓们对秦王朝产生一种神秘感。

    在秦朝,代表那黑龙(祖龙)水德的黑色与六之数,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随处可见。

    秦朝尚黑。五行的颜色是土德尚黄,火德尚赤,金德尚白,水德尚黑,木德尚青。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始皇便规定秦德为水,色尚黑,衣服旄旋节旗皆上黑

    秦朝崇六。古代龙传说中龙的第六子性好水,黑龙正是龙老六,于是度以六为名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车舆六尺,六尺为步,一乘六马。

    有关秦始皇的祖龙之称,还见诸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然而,历史的诡谲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祖龙始皇帝精心打造的水德王朝,最终的灭亡却与一场大雨灾直接相关联。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山东、安徽等地久雨成灾,饿殍遍野。前往渔阳守边的陈胜、吴广等农民壮丁,在蕲县大泽乡遇大暴雨而无法继续行进。按秦律按期未到便是死罪,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便在洪水滔滔的大泽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