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肥胖的来龙去脉与减肥的正确方向
文/戴征清 2014年10月23日
近30年来,肥胖日益成为中国女性的“天敌”。肥胖对于女子来讲,最少有三大害:1、伤心。摧残日渐成熟的心灵,萎缩本该膨胀的信心:老公不再那么爱?外人也不咋青睐?偶尔还被减肥广告骗?2、伤身。左右为难,恶性循环:随心吃-长膘-变懒-得病;忍住吃-虚弱-只能懒-得病。3、伤钱。因为胖,衣食住行就是比瘦子多花钱;想不胖,也得花钱,而且不少花冤枉钱。你们对于肥胖的担忧、烦恼,除了少数人是青少年时期就有,绝大多数是伴随着“婚、孕、产、哺乳和步入中年”这些节点的吧?对此,你一定有很多心中的疑惑和无奈,我会一一给大家解答,未尽之处,你问我答。
先解一下“肥胖两个字吧”。肥:身体(皮下)含脂肪多,(像一件衣服)宽大饱满、松散下垂、多皱褶。胖:体内(脏器)含脂肪多,膨胀,胀大,古代祭祀用的半边牛羊猪肉。虽然现在有些混用,但从中文本意讲,肥,更侧重于局部,比如“臀肥、腿肥、腰肥、脸肥”;胖,更侧重于整体,比如“这个女人好胖哦”。
肥胖,就是“体重超标”和/或“脂肪偏多”,也就是说你可能是“整体的胖”,可能仅仅是“局部的肥”,也可能是“整体的胖+局部的肥”。你现在可以粗算一下:你拿身高(这里假设是165cm),减去105,得到一个数字(这里按假设是60),得到你的标准体重数值(这里按假设是60公斤),你现在的实际体重超过这个标准数值就是“体重超标”,低于这个数值就是体重偏轻。
你还可以用体重(公斤数)÷身高(米)的平方(也就是除两次),得到你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如果在24及以上,都算超重。当然,你还可以去找仪器、答问卷或目测估算自己的体脂率(一般认为大于28%就算偏高)。但是,脂肪是否偏多,你自己很容易搞清楚,不用测也知道。真正对你有意义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体重是否超标。现在很多“其实体重偏轻”的女性,却在被“局部肥胖问题”所困扰的。比如腰围大于80厘米,腰围÷臀围大于等于0.8,都表明你(局部)脂肪偏多。
二、女子“肥胖”从哪里来?
总体上讲,女子肥胖也逃不出“吃得多消耗少”这个圈。别跟人说,你真的没吃什么。“喝白水都长肉”只是个不美丽谎言,看看你家的存款怎么来的,就该知道“只要持续的收大于支”,就会不断增加“存款”。所以,你如果有肥胖问题,那一定是“不管你吃进去多少,但消耗一定更少”。所以,肥胖的本质,是你的新陈代谢出现了“进多出少”的状况,“消化系统”的“收入”大于“人体消耗”的“支出”。
什么是新陈代谢?通俗地说,就是你吃进食物,经过口胃消化,在益生菌的帮助下,在小肠大肠分解和吸收,再直接利用消耗,或变成自己的肉体的“收-支/存”的过程。其中的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都是身体依次优先利用的能量,糖不够了就调用脂肪,再不够就动用蛋白质;反之,血糖和储备糖有多,那就变成脂肪存起来,堆到皮下或脏器那里。
先说什么导致你“进多”:
1、有意识的行为。比如“应酬多、夜宵多、美食多”让你“管不住嘴”。
2、无意识的行为。比如你用吃东西发泄情绪的习惯,根本不用思考,也管不住,“高兴了大吃,不爽了也是要吃”。
3、导致容易贪吃的疾病。我现在没行医执照,这个就不多说了。
再说什么导致你“出少”:1、有意识的行为。比如“不愿意动、没力气动或者没时间动”让你“不怎么动腿”,或者你没有什么体力活要干。2、无意识的行为。比如,脑力劳动可比体力劳动更耗能,但你却属于不爱动脑子的人,宁愿关注“都教授”,也不花心思琢磨自己的(肥胖等)切身问题,甚至也怎么不操心家庭事务。3、你的肠道益生菌不帮你“出”。它们本来量很大,有几百亿个,每次占到你粪便干重的两三成;但是,后来,它们都因为食物中的农药、还有你老吃抗生素等原因都“快死光光了”,就不能再像你当年那样帮你消耗食物中的热量了。只要人还能喘气,肠道还存在,就是功能再弱,吸收葡萄糖的本事还是有的,所以,你可能缺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但惟独不容易缺糖分,这些富余的糖分,就是你最终导致肥胖的根源。
4、你的内分泌不行了。雌、雄、孕,这三种激素在你体内都存在,就像“一家三口”,如果它们的量合适,比例和谐,就能“照顾好”女性那些性征的地方(如乳房就有雌孕激素的受体),你就是个标准的、充满活力的女人、美人,可能很窈窕,也可能丰满得爽心悦目、恰到好处;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后卵巢功能的自然衰退,或者避孕药的干扰、不良的孕产哺乳情绪饮食活动等刺激,“一家三口”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与和谐”,尤其是“左右女性活力”(包括间接影响到的整体的新陈代谢)的雌激素的水平一个劲往下掉,“它不能照管好该管的事情和地方”了,那你要么“直接就胖”,要么就是“肥得不是地方”。
5、你的能量代谢出问题了。西医可能会说你(好像像你父亲或母亲一样,到了这个年纪就)微血管、淋巴循环不好,(尤其是皮下脂肪这些缺少血液循环的地方)营养物质没法快速有效地代谢掉,所以你是个“低能耗的人”。中医则则会讲出更多的“道道”,比如,哎呀,你是“痰湿”为主的体质啊,脾虚啊,“对五谷精华的运化不良”,而且水分总是排不出去呢。或者说你:“气虚体质”,一动就喘,天生懒人;“阳虚体质”,就怕出汗,也是懒人坯子;“血瘀体质”,“交通不畅”,哪都堵啊,好东西也运不出去啊。
6、夫妻生活的“质和量”不行了。这个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大家看过就行。高质量的夫妻生活的好处n多,直接影响到生理和心理,内分泌和代谢;如果这方面做不好,很容易就“我还恨肉多”。
总之,不管是出于“主动的”,还是“被迫的”;也不管是“天生的”,还是“自找的”;只要具备“多吃多占”的事实行为;同时,缺乏了生命活力,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了,又不缺吃喝,又没什么益生菌帮你,甚至夫妻生活也是不能保质保量的话,肥胖的概率一定是很高的。反过来讲,这一切,也正是需要化解之处,如能能够全部调整到固然最好,就算仅能得其一二,你的肥胖问题也是有救的。
三、女子“肥胖”向哪里去?
减肥,事关幸福指数,必须费点脑子琢磨,把“状况”(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清楚先。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
1、花脑子搞懂肥胖和减肥有关的问题,确立自己的“主心骨”,再开始行动。“是不是体重超标,胖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爸妈给的”,知道一下就好,不要纠结;自己有哪些容易导致肥胖的行为需要改变一定要搞清楚,并设法落实,实在搞不定也就算了,或者找专业人士求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不知所以然,那样很容易吃亏的。
2、用中医的办法调理你偏颇不利的体质。西医说基因是很难改变的,基因所决定的你的器官组织系统也是相对固定的;但中医体质是随着个人生活方式、地域、年龄、情志、五脏六腑等变化的,都是可以调的,不是宿命的、固定不变的,否则体质的不利状况将让你很难彻底解决肥胖问题,同时,改善了你的中医体质,你还会获得一系列的美容美体抗衰老好处,不仅仅是肥胖问题,其它美容美体问题也好办,还会带来健康的好处,可谓一举多得,斩草除根。
3、西医说的两个要点可以下手:
一是内分泌。内分泌很影响新陈代谢,不平衡就该调,平衡了也该养,这方面中医、美容院(如康曼)和养生会所都有一些好办法。
二是益生菌。现在的饮食环境,加上药物滥用,等你一旦成年,肠道内的益生菌早就支离破碎,死得七七八八了。益生菌干重能达到2公斤,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分解食物,合成一些营养物质,也能帮人“吃掉”很多多余的热量食物,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肠道内缺乏益生菌的人是活不好的(医院内用抗生素杀光益生菌后的病人,马上就会“二重感染”真菌活不下去)。现在市面上包括酸奶在内的益生菌,能活着到达肠道并留下来的极少;如果你找不到,那就尽量注意不滥用抗生素,慢慢的,随着你吃一些难免带菌的食物(尤其是正常发酵食物),也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逐渐恢复一些肠道菌群。
4、偶尔可以尝试断餐。在医生同意下,在成功体验人士指导下,你可以尝试几天、一周的断餐,用其它低热量但营养全面的食物(或者按中医的说法,选取蔬菜瓜果谷物和豆类为主食)替代一阵子,尽量不吃肉食,让消化系统得到休息,让体内的毒素能够多多排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5、生命在于运动。减不减肥都该适度运动,五个重庆搞得很绿化,不像北京雾霾多,能动一动就多动一动(阳虚的别动出太多汗),毕竟多动的胖子可能比懒动的瘦子更健康。
总体上讲,你最好能有意识地通过吃一些发酵的生食(但阳虚体质喝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生冷之物,其它能否多吃还要根据具体的体质情况和亲身实践去判定),逐步恢复肠道益生菌群,然后晚上少吃一点,适当运动,把情绪控制好,调理好自己的内分泌,一般来讲,维持体重不增加是可以达到的。必要时,你可以采取一些稍微激烈点的做法,比如加大运动量,或者采取短期代餐断餐的方式突击一下,也是可以的。
什么样的减肥目标是该追求的?
1、不应伤身。如果不是严重的肥胖病症,就不该用药物(抑制食欲等方法)或手术方法去减肥;如果你很明白自己肥胖的前因后果,那就不会轻易尝试“泻肚子”脱水还伤伤胃必然反弹的“减肥茶”;如果你懂得每天需要吃进一定数量(最好是天然的)维生素A-Z,你就不会每天忍饥挨饿去减肥。
2、不能伤心。减肥不应以完全失去美食机会、正常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代价。比如,除非你有疾病不能吃火锅,如果在重庆生活还不让你吃火锅去减肥,那你一定会很伤心;而且不准你吃火锅,还有什么办法消除居住山城所带给身体的寒湿之气?
3、适度伤钱。如果你真的能花点心思琢磨自己肥胖这档子事儿,不断向专业达人、向自己的身体、向自己的亲朋学习,那个时候,银子才会是真的好帮手,而不是误导你。
4、能改善或提升体质。这里说的体质,既有一般意义上的身体素质(包括精气神的状态),也有对中医偏颇体质(除平和体质外)的调整。
总之,唯有改变以往过旺的食欲和过大的食量、不当的饮食取向(比如喜欢吃肥甘厚腻食物)、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喜欢晚上猛吃,吃了就睡)、不伤肠胃(健康的胃肠道“懂得”合理适量地摄入能量,肠道微生物会帮助我们“吃掉”多余的食物)、有过量进餐时的补救机会(也不必剥夺对美食的口腹之欲),结合适量的运动,才可以在不反弹和确保生活质量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ps:本文内容为2014年10月23日本人给重庆康曼vip用户的微信群讲课稿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