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22日,北大IIE国际营销与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薛旭教授应邀为志高集团总监级以上高管讲授了《战略决策之道》课程。志高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兴浩先生、志高空调董事长郑祖义博士、志高空调副董事长兼总裁黄兴科先生以及全体高管都对薛旭教授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薛旭教授的战略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大学战略管理课程,对于指导企业战略制定及实施帮助很大,既有很好的独特理论框架,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价值。最关键的是,薛旭教授讲授风格幽默风趣,理论和工具简单好用,很容易明白,没有故作高深、艰涩难懂的学院派痕迹。
薛旭教授在授课中强调,当代中国,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过于看重短期效益,培训也最好马上能用,而不管有没有道理和逻辑说不说得通。如果我们用这种指导思想来经营企业,只能是随机赢利模式,而不可能找到企业长期发展的优势杠杆。企业的经营与商业模式创新有三种模式,即本能被动创新、标杆模仿创新和系统理论创新。大部分企业的创新停留在本能被动创新,有一部分企业的创新则上升到了标杆模仿创新,只有极少企业能做到系统理论创新。前两种创新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是本能无意中进行,或是被逼无奈进行,或者是步卓越企业后尘却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邯郸学步。这两种创新,虽然对企业会产生一定效果,偶尔有昙花一现的效果,但不能持续,更不可能获得持续竞争力。而善于系统理论创新的企业则不同,它从根本上了解本质规律,能把外部机会、资源和自身优势与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形成独特竞争力,进而在企业所耕耘的市场中获得领先优势。
薛旭教授从他在青啤和吉利做顾问的经历,论证了优势杠杆战略理论的第一核心就是寻风而起。在薛旭教授看来,风就是机会,就是未被满足或新出现的需求。而且机会比人强,人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薛归教授通过湖南湘潭某连锁企业的案例,论证了当机会与竞争者相同的时候,优势杠杆战略理论的第二核心驭风而飞,驭风而飞的核心是通过构建优势消费者价值,找到额外利润的来源及支撑。价值的独特性、资源创新性和利润约束性是优势消费者价值的来源。讲到盈利模式时,薛旭教授认为,企业盈利有五种方法,即卖产品、卖品牌、卖垄断、卖股票和卖影响。对于优势杠杆企业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投资优势杠杆,整体上先求势,后求利,以势求利,形成势如破竹的发展模式。这类企业通过抓机会和抓危机,大量使用社会资源,赚消费者不在意的钱,构建产业优势支点和跳跃性增长杠杆,追求产业领导位置,实现爆炸式成长,通过杠杆获利。在讲到从随机盈利模式向优势杠杆战略盈利模式转型时,薛旭老师从发展状态、发展境界、发展使命、发展心态、发展手段、决策模式、发展资源、危机状态、员工态度进行了对比,优势杠杆企业更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和根本性,而随机赢利企业则是局部性、短期性、随机性和非根本性。两者比较,尤其是通过一组组同领域企业对比,谁优谁劣,高下立现。在薛旭教授看来,战略决定生死,利润是设计出来的。只有形势优势行业标准和文化标准,才能构成企业的优势文化基础。
薛旭教授认为,企业战略既然要起到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那么,战略策划就要有一个科学的核心流程。这个核心流程就是目标、策略、资源和行动。我们的战略决策,不是做现在的决策,而是为实现未来客观目标而进行的现在的决策。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思想,战略要解决三大问题,即本企业是个什么企业,将是什么企业,应该是什么企业,为实现我所选择的未来,我们现在应该舍弃什么。优势杠杆企业不会选择疯狂的赌,而是理性的搏。围绕理性的搏,战略决策的内容包括内容体系、过程体系和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又包括产业决策、产业目标与位置决策、支持目标与位置目标的竞争优势决策、构建支持竞争优势的流程与能力决策、组成流程的关键战略动作的设计与创新。
临近培训结束时,薛旭老师对志高集团高管们提出的难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他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找到扩张路径和正确的创新模式,找准目标竞争对手,竞争优势也是相对的。此外,企业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的商业机会,围绕消费者价值而构建优势杠杆。我们要把基础战略和关键战略进行区分,并且做好科学布局,我们做战略要用好宏观造势和微观建模工具。与此同时,薛旭老师对志高集团高管团队的学习热忱和创新精神进行了肯定,尤其是在课间交流过程的发现,譬如生产中心的精益线和创新举措让他很兴奋。最后,他特别建议,志高空调要发展破局,实现李兴浩主席所提出的“创造伟大企业”的梦想,就必须找到各领域的韩信,把能力、产品与产业结合起来,志高集团的经营格局必然会出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