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中东能打赢伊斯兰的圣战吗?
世界有了麻烦,不找中俄找美国。这是奥巴马日前说过的一句话。奥巴马说这句话的目的,无非是想表达美国才是当下世界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是维持世界秩序的警察。通过战争保持美国的世界领导权,通过战后重建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制度模式,这是美国外交的一个经常性的目的。美国口口声声的和平、秩序、合法性,这都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尺度打造和衡量的。谁挑战了美国安排出来的和平、秩序、合法性,美国毫不犹豫地回应就是战争。
从这一点上看,奥巴马同时开打出来的中东三场战役,也依然没有脱离这个窠臼。
伊斯兰国的圣战,让美国正率领三个联盟同时进行三场战役,每个都有各自的时间跨度。
第一场战役:消灭“伊斯兰国”
奥巴马总统最明显的成功是拉来五个阿拉伯国家作为空袭行动的伙伴,从而使得这场战争不会被看作是美国一家的责任。用战斗机、无人机、导弹发动的精确打击的画面似乎带来了些许好兆头,但“伊斯兰国”仍然在攻城略地。奥巴马碰到的难题是,如果他的战时伙伴国都能同意加大空中打击的轰炸力度,那么消灭“伊斯兰国”可能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要想完成这个使命,也还需要地面部队的帮助。如果没有地面部队,要把世界上最顽固的圣战者从摩苏尔省和拉卡省的城市赶走,恐怕将是一个永远看不到头的挑战。
第二场战役:伊拉克战役
在中东的政治版图上,奥巴马的雄心是让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在什叶派主导的政府里都一席之地。营造政治上的团结是伊拉克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将搞派系斗争的总理马利基赶下台虽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但以海德尔·阿巴迪为首的新政府还没有赢得逊尼派的信任。美军参谋长马丁·登普西将军说,除非2000万逊尼派相信他们的未来要依靠伊拉克政府,否则消灭“伊斯兰国”的战斗仍将异常艰难。
本周,库尔德政治家们掌管了一些关键部门的大权,但重要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仍然空缺,执政的逊尼派仍需要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伊拉克在一年内将实现政治稳定,但谁也不敢打保票。
第三场战役:叙利亚战役
在叙利亚,大家都不看好温和派的反政府武装足以强大到能够控制“伊斯兰国”及其2万到3万名武装分子的地步。可现在的问题在于究竟谁是敌人?“伊斯兰国”还是阿萨德总统?抑或两个都是?
在叙利亚任务的目标上,联盟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的迹象。土耳其希望推翻阿萨德政权,但白宫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它还要顾忌到俄罗斯和伊朗的感受。美国之所以反对在叙北方设立禁飞区,是因为这样做将加剧其与俄罗斯和伊朗的紧张关系。叙利亚局势稳定下来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无论土耳其和西方喜不喜欢,在可预见的未来,阿萨德仍将是叙利亚的总统。
这三场战役,对奥巴马来说,场场都是硬仗。奥巴马想在中东扑灭伊斯兰国的圣战之火,联盟内部的分歧,俄罗斯、伊朗的掣肘、纠结的历史恩怨、极端的宗教狂热,这都是难啃的骨头。小布什父子陷入中东宗教冲突以及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在其执意担当世界警察的那一刻起,也许就已注定了他将不可避免地重蹈着其前任小布什父子的路了。
2014年10月19日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