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迫不及待地引入阿米巴经营,却因为无法与员工建立信任而与真正的阿米巴渐行渐远,是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到底该把员工当做什么?工具?资源?还是家人和伙伴?这个问题不解决,阿米巴经营这条路就很容易走偏。
但对如此重要的问题,各企业的回答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员工当成本,既然是成本,自然是降到越低越好,这样的企业考虑的是,如何在员工身上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劳动价值。也有人把员工当资本,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叫法,从“人力资源部”这个名称的广泛应用就可见一斑。有用的资源要开发利用,而无用的资源就理应被舍弃,这也成了一些企业经常裁员的最佳理由。而最为直接也是最残酷的说法是,把员工当工具,员工不过是企业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短期看来可以促动企业经营,但长期以来给企业带来的是伤害!
企业不把员工当“人”看,员工自然认为企业是剥削者,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自然就成了本节一开头描述的那样,劳资对立就这样形成了。阿米巴经营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在创业初期也遭遇到了劳资对立的情况,他在著作《阿米巴经营》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大多数经营者还残留着战前的体制。经营者不会主动去了解工人的立场,保障工人的生活和权力,只把工人看成是工具。工人只顾伸张自己的权力,丝毫不体谅经营者的烦恼和痛苦。而就在这种劳资对立日益激化的京都,我创办了公司。员工们或许是由于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缘故,大多数人认定经营者和工人是敌对的,丝毫不相信经营者。……”
稻盛和夫先生经过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受日本传统“家族”观念的启发,把员工当做家庭成员,在企业中营造“大家族”的氛围。大家为了企业这个大家族而一起努力,为家族的兴旺发达而欢欣鼓舞,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大家相互关心、互帮互助,为了家人以及整个家族都可以不惜一切。这就是稻盛先生一直倡导的“大家族主义”。
然而,仅仅通过“大家族主义”来取信员工谈何容易,企业除了要从根本上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要真正达到相互信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