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记背书,辽大会蹈国家能源局覆辙吗?
今日《正北方网》一篇题为《辽宁大学书记被曝有500平米办公室及超标车》的文章报道,针对网帖曝光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程伟办公室及车辆照片,指其办公室装修豪华,有床有卫浴,办公室面积及配车都涉嫌超标,校方回应称网帖反映内容“严重不实,具有明显的恶意”,“党委书记并无三间办公室,只有一间”,“所谓‘豪华装修’实为夸张之说,仅是做了满足办公需要的基本装修”。
如果说举报内容子虚乌有,那举报人确实具有明显的恶意。但如果举报内容仅部分失实,甚至仅少部分真实,恐怕就不能说举报人“恶意”了。不过,无论举报人是否带有恶意,由校方出面为单位领导辟谣,都相当不妥,大家很自然都会想到“公信力”的问题,并不可避免地往“此地无银三百两”方面想。道理很简单,在目前严重“太监化”的中国官场,内设机构不可能公正、透明、坦白地曝光领导的问题,只能帮领导“打圆场”。正常的权威信息,应该由任命该官员的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后发布。
从该校回复内容看,不仅仅是蓄意掩盖事实,更缺乏应有的专业性。比如针对网帖中贴出的程伟“座驾”为奥迪A6L,排气量为2.4升,严重超标,辽宁大学在回应中称这辆车是“7年前购置的,为外事接待、重要会务及办公等兼用”。而一位老师却证实“据我所知主要是他在用,以前做校长时就是坐这辆车。”实际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校长、书记的“专车”,其他人也敢染指?
再比如针对校长办公室超标问题,该校称2000年规划建设新校区时,“没有现在对类似政府办公室面积的规定”。可《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早在1999年即已颁布,其中规定正厅局级每人使用面积24平方米,2009年修订后,此标准未改变。
由校方出面为书记辟谣,笔者很自然地就想到13个月前的国家能源局办公室。因为该局局长刘铁男遭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网上实名举报,该局“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在举报当日就认定举报内容“纯属污蔑造谣”,甚至以报案、报警来恐吓举报人。可半年后刘铁男终于被查,国家能源局官方当初的“辟谣”内容,就变成了“造谣”,成了真正的“官谣”。连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鲜见地怒斥该局新闻发言人,认为其以公职身份为个人背书,已沦为刘铁男的“家奴”。
我相信这位新闻发言人绝对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一旦“一把手”果真被查,他也会身败名裂。但在当今贪官被查几率并不高的大环境下,积极处理此事“性价比”极高,因为“患难之中见真情”,更何况刘铁男当时正在俄罗斯访问,此时冒险出手最能博取“一把手”的信任。不过或是巧合,此次访问俄罗斯代表团的团长,正是查处刘铁男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不知道刘铁男在和俄罗斯签署有关能源协议时,手是不是抖得厉害?
辽宁大学如此回应举报网贴的做法,明显是“公器私用”。无论最终情况如何,有关人员其实都已堕落成书记的“家奴”。但社会一定更加关注,辽大此次为书记背书,会重蹈国家能源局的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