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寒假又到了,很多父母又开始发愁了。因为孩子不是整天疯玩不着家,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连以前的生活规律都打破了!父母又不知道给孩子安排点什么事情,有些父母把孩子扔到了辅导班,孩子又抱怨自己没得玩,没有童年。寒假怎么过才有意义呢?
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做作业:
放假疯玩,是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父母不加管教,没有计划,孩子往往会在开学前疯狂的做作业,这样不但作业质量不好,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返校后的适应。寒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做作业。
父母首先应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让孩子写作业,不一定多大,也不一定多干净,但一定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打扰,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其次,帮孩子制定一个比较规整的时间来写作业。很多孩子一放寒假,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第二天八九点钟还不起床,吃完早饭后上午的时间几乎都快过去了。这就错过了一天中学习的最好时间。寒假中,父母最好帮助孩子制定好作息时间,晚上不要玩到太晚,将上午的时间用来学习,从9点开始,小点的孩子学一个多小时,初中的孩子可以学2-3个小时。
再次,督促孩子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进度执行。现在学生的寒假作业,很多老师都帮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进度,在寒假中间正月初十左右老师还会要求学生返校,或者老师分批到各教学点指导作业。建议家长提醒孩子,按照老师的作业进度进行,至少每天问问孩子,“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
还有,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如果村里有正在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这些榜样学习;如果村里或者邻村有与自己孩子同龄且学习积极主动、懂事、成绩好的孩子,可以让孩子与同龄人相约做作业。有的学校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指定距离较近的同学成立学习小组,家长也可以适当问一下。
另外提醒家长,寒假也是一个培养亲情、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机会。不能因为孩子学习好,就觉得孩子什么都好;也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觉得孩子什么都不好。寒假里,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安排家务活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抓住机会让孩子和父母更亲近:
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我们的一个通病,孩子不会表达,大人不懂表达,结果导致了很多爱的伤害,或者无言的爱。其实爱是需要大声说出来的。寒假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抓住机会让孩子和父母更亲近。
家长要大胆地向孩子表达爱,对孩子的示爱行为要勇敢接受。家长要多看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当面说出来,即使不是当面,也可以趁着孩子在场,和别人对话时说出来。“孩子听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表扬自己,会特别带劲。”自己家在沂源,从小在农村长大,几乎从没听到父母正面表扬过自己,所以觉得很遗憾。有一次,春节家里写春联,自己也拿着毛笔写,爸爸说了句“这孩子写得不错”,给了自己莫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婴幼儿和父母做出亲昵的肢体动作,譬如,亲亲、搂搂抱抱等,父母觉得很正常;如果孩子过了七八岁,再有类似的动作,家长就不能坦然接受,有时回避,有时甚至否定孩子。其实,无论孩子长到多大,都有表达爱的需求,所以对上了学的孩子的亲昵言行,家长要勇敢接受,同时多鼓励孩子,倾听孩子,以弥补由于长期在外打工或者平常不能多陪伴孩子造成的疏离感。
为了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长可以领着孩子一起去办年货、打扫卫生、走亲访友。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给自己倾听、鼓励、肯定孩子的机会。譬如,领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去赶集,可以给他(她)100元钱,先听听孩子想买什么,再说说自己想办的年货,让孩子拿着钱自己跟在后边一起去买。可以每买一次货,给孩子一次肯定,说些“孩子,你可真能干”“你算得不错”一类的话。对孩子想买、家长不想让买的东西,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适当满足。譬如,孩子想买一些膨化食品,孩子想买2包,家长可以在告诉孩子“吃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让孩子买一包;如果孩子主动表示不买了,家长就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肯定。
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过年礼物时,不要只注重衣服、吃喝等东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给孩子买几本书。买了书在让孩子看的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一块儿看,也可以要求孩子给自己说说书的内容。即使孩子不愿意说,也要用和缓的话说,尽量避免当面斥责孩子。在处理孩子的压岁钱时,既不要都给孩子“没收”了,也不要留在孩子手里让其随意花费,而应该根据孩子年龄大小、自制力强弱、平常是否爱花钱等因素,酌情给孩子留一部分,其他的引导孩子存起来或者交给父母保管。
“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最亲近的人,父母永远跟自己在一起。”寒假结束时,孩子有这样的感觉和认识,家长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