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的首批中国“淘宝村”名单中,有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的军埔村,这也是广东省内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军埔村本是一个“食品专业村”,近年来食品加工厂生存艰难,村人也多出外谋生。但村中一些在外做服装生意的青年开始回乡创办淘宝店,这个村2013年6月进入官方视线后,揭阳市提出要打造“电子商务第一村”。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村庄很快就发展成“淘宝村”——490户、2690人的小村,近半人开办1350家网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交易额翻了数番。2013年“双十一”网购节过后,这个村子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纪录。目前经营的商品主要依托揭阳金属不锈钢制品、服装、玉器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全村网上交易额目前已达到每个月4500多万元人民币。研读该村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个淘宝村的崛起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行政推动,市长亲自抓。让军埔村快速走上规范化、产业化道路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新业态的敏锐捕捉。市上领导调研后决定,把军埔村不仅作为一个淘宝村而且要作为“电子商务第一村”来打造,政府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主要包括:把从业主体培育起来,成立协会,强化培训,使之迅速成为市场主体;把产品供应保障起来,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把基础服务提高起来,完善通信、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把资金瓶颈破解开来,发放贴息贷款、建立诚信基金。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密集初台,完成了一般淘宝村需要几年才能走过的自发成长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而市长陈东更是成为村里的熟客,晚上也会来到村里散步,到各个店了解情况,用心不可谓不多。
2、人才当先,青年做主体。做电商是互联网技术与商务的结合,既不是传统商业行为,更不是传统商业思维可以从事的,大量的专业人才是电商的决定性因素,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因此成为电商的主体。在军埔村的电商进程中,从广州“转移”回老家的“85后”是村里的淘宝大户,也是军埔村淘宝事业的先行者和生力军,等市上决定全力打造“电子商务第一村”后,又有一批青年人才返回村中从事电商创业,迅速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群创业热潮。
3、扶持启动,资金加培训。农村电商是个新业态,需要良好的创业理念、清晰的创业思路和具体的实践技能,专业的培育指导不可或缺。同时,农村创业普遍面临资金瓶颈的制约,特别是缺少积累的年轻人创业,尤其如此。资金加培训,是淘宝村发展中最需要的两项扶持。2013年8月23日,揭阳市政府组织的首期电商人才精英培训军埔专场开班,为期2个月,为军埔村的淘宝店主带来从网店运营到淘宝直通车、从市场营销到网店设计、从融资到网商品牌战略等多方面的咨询讲解。此后,政府陆续组织电商业界和淘宝大学的专家前来为村里的淘宝店主学员们指点迷津,村上的“淘宝教室”美名远扬。考虑到返乡创业青年多数经济薄弱,揭阳协调金融机构拿出了1000万元的贷款,财政贴息50%。一批青年在快速贷款机制支持下,赶上了双“11”的销售高峰。
4、突出营销,代工搞生产。军埔村的运营模式中,品牌商、普通开网店村民和代工厂三个环节紧密结合,村民形同分销商,将品牌商信息上网,接订单后再从品牌商拿货,包装邮寄给顾客,批发商承担了商品积压的风险,而村民几乎“零风险、零成本”。这也是电商创业最理想的状态了,即有东西可卖、东西好卖且东西不压自己的手。当然,初期起步可以这样,最终要打通产销的链条,军埔村已经规划产业园区和品牌化提升问题了。
那么再回过头来看,军埔村的淘宝村成长经历,还得益于一些独有的因素:首先是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此前已经有电商创业,有人才,有一定规模;二是有党政领导的认识到位和行政的强力推动,从而迅速发展和提升;三是有成熟的商业环境支撑,地处长三角,无论是人的思想与创业环境,还是商业体系与配套设施,都较为先进,像军埔村就拥有全粤东网速最快、成本最低的互联网络,青年人的回村创业能得到认可与支持;四是成熟的产业配套,本身当地就有强大的服装、制鞋、玩具、陶瓷等产品生产能力来支撑,更有服装、制鞋、金属等企业协会进驻军村中。如果说本文开始总结的四条是可以复制的经验模式的话,则现在提到的四条则不太好学,可能好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本身很缺乏电商基础和人才,党政领导的认识与措施也难以达到;更重要的是那种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产业配套和发达的物流体系一时半伙是学不来的,但政府的推动力却更加重要了。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能学来的与难学的——揭阳淘宝村发育模式简析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