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三题(三)
第三,为什么说创新并不神秘?
既然创新就是探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那么,对事物的本质和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创新。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要能获得哪怕是深入一点点、新一点点的认识和把握,都可以称为是创新。创新存在于任何领域,任何岗位,不论是搞产品设计的、搞企业管理的、搞产品营销的、操纵机床的、从事手工劳动的,以及搞辅助工作的,所涉及的任何事物,都有“本质”,都有“规律”,只有是用心工作,用脑思考,日久天长,都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有可能发现事物的规律,即对事物有个新的认识,对其规律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创新。因此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对事物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是不断深化的,是不会到顶,不会完结的,因此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创新并不神秘。创新能力人人皆有。一般说来,除了少数智障的人以外,对正常人而言,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学历、职务,都具有创新能力。只要在潜心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和知识的感悟,都可能多多少少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都可以进行创新。创新并非“天才”的专利。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创新。产品创新所面对的“事物”就是产品。要对产品进行创新,就要研究产品的“本质”,就要研究产品的“规律”。
举一个产品创新的例子:“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
自从人类发明了纺纱织布,剪裁制衣以来,洗衣便成了日常必须做的事情了。洗衣的“本质”是将沾染在织物上的污垢和油渍,有效地与织物纤维分离,以保持衣服的洁净。从洗衣的“本质”出发,人类创新了多种洗衣方法。先是手的揉搓,木制棒槌的捶打;进而用碱性物质将油渍等酸性物质中和,包括早年老百姓使用的淋出的草木灰水以及碱水、肥皂等。现代的洗衣机是用机械旋转的力量代替手的揉搓和棒槌捶打,用洗衣粉进行化学中和。
“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就是从深入研究“洗衣”事物的本质和机理开始的。一般的洗衣粉洗干净衣物的步骤,先是将洗衣粉溶于水以后,产生弱碱性,与酸性的污垢和油渍中和;再用洗衣机产生的旋转水力,把污垢从织物纤维上分离下来,利用洗衣粉里面有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把污垢包围起来,阻止污垢再附到织物纤维表面,污垢随着水排走,把衣物洗干净。
海尔的创新者发现洗衣粉的功能主要是碱性物质的中和作用,如果能够把普通的水经过电解分解为碱性离子水,那么同样可以代替洗衣粉的中和作用。继续探讨,他们发现电解水的“副产品”是酸性的离子水,可以用来对衣物进行消毒。总之,用电解的碱性离子水取代洗衣粉是完全有可能的。
正是基于对洗衣“本质”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海尔公司从2003年开始采用独创的电解原理及活化水技术,通过把水分解成弱碱性离子,取代了传统的洗衣粉,从而创新出了“不用洗衣粉洗衣机”。这项拥有32项技术专利的创新,荣获“2006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国际专利发明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