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1):
又到城子
8月3日。
在昆明长水机场一下飞机,就到处可以看到“泸西·城子”的巨幅广告。泸西县现在有两个重要的旅游名片,除了开发历史更早的阿庐古洞之外,就是城子村。作为旅游景点的城子村,其独特性在于其建筑。城子村的住房绝大多数是土掌房,房顶是平的,用泥土夯实而成。在砖瓦房兴起之前,土掌房在当地并不少见。城子村土掌房引人注意之处在于,依山而建的住房,前面人家的房顶成为后面人家的场院,而且,大多数房顶都相通。
我之前已经去过城子两次。第一次参观,新奇之余还进行了一些经济学的思考,写过两篇文章对这种建筑模式的经济学意义加以分析,还与山西乔家大院一带的建筑进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对比。在我的眼里,城子村建筑的价值,是其经济学分析的意义,而不是旅游的意义。
到泸西第一天吃午饭时,说起今年云南雨水不错,野生菌也很多。那天正好是城子附近的永宁街赶集,于是准备带亚亚去参观城子,我们顺便赶集。街上果然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菌,除了鸡枞、牛肝菌、青头菌等几个著名品种外,我大多叫不上名。价格应该比城里便宜不少,买了一大推也不过百把块;在城里,这个价格要翻倍。
因为一再看到“泸西·城子”的巨幅广告,我以为城子村的旅游开发会深化了一些,至少卫生环境会改善一些,旅游设施会增加一些,经营意识会增强一些。事实上,一切如前。进村的道路上有家畜在闲逛,牛粪马粪在路边堆着;村子里随处飘荡着牲畜粪便的气味,老房子里到处是蜘蛛网和烟尘;作为旅游接待户的村民只是敞开房门让游客参观,很少有人家从事旅游产品的经营。
进入一户人家场院,欣赏枝头红彤彤的石榴。有主人迎出来,拎着一个塑料袋。对亚亚说:“早上顺手摘了几个石榴,要是喜欢的话,拿去吃吧。”亚亚问:“多少钱一个?”那主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你非要给钱,那就一块钱一个。”亚亚数了数,递过十块钱。那主人又从树上摘下几个,再从屋檐下拿来几个梨装进带子。这样,我们用十块钱就买了一大袋子水果。其实主人也不完全是卖,而是半卖半送。
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城子的广告宣传应该做得不错了,但旅游景区的建设似乎还没有跟上。一是环境的整治;二是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经营意识的强化。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201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