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团队,团结至上!
文/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
前言: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少走从前的弯路,而从一开始就走规范化管理道路,因此,创业者在注册公司时就应该组建创业团队。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新创科技型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风险企业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个喜欢独立奋斗的创业者固然可以谋生,然而一个团队的营造者却能够创建出一个组织或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能够创造重要价值并有收益选择权的公司。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合作精神、立足长远目标的敬业精神会帮助新创企业渡过危难时刻,加快成长步伐。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官网http://www.zibenyunzuo.net/)表示另外,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协调以及与创业者之间的补充和平衡,对新创科技型企业起到了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
在一项针对104家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年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的高成长企业中,有83.3%是以团队形式建立的;而在另外73 家停止经营的企业中,仅有53.8%有数位创始人。这一模式在一项关于“128公路一百强”的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00家创立时间较短、销售额高于平均数几倍的企业中70%有多位创始人。
对新创技术型公司的创业团队研究表明,创业是一个包含众多人的组织形成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更为复杂的技术型公司要求输入更多的能力。 Arild Aspelund还研究了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个人经历、能力和资源控制水平对新企业死亡率的影响。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欢迎预定中高层管理培训课程:13733156404 )认为,创业团队的素质能提高新创企业的生存状况;创业团队对技术型公司企业的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团队本身的大小,而是团队成员的经历。另外,广泛的经验问题比团队的异质性影响更大。
.明确创业目标。创业团队的总目标就是要通过完成创业阶段的技术、市场、规划、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总目标确定之后,为了推动团队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再将总目标加以分解,设定若干可行的、阶段性的子目标。
制定创业计划。在确定了一个个阶段性子目标以及总目标之后,紧接着就要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这就需要制定周密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是在对创业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的基础上,以团队为整体来考虑的计划,创业计划确定了在不同的创业阶段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通过逐步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来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招募合适的人员。招募合适的人员也是创业团队组建最关键的一步。关于创业团队成员的招募,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互补性,即考虑其能否与其他成员在能力或技术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性形成既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又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更好的发挥团队的作用。
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至少需要管理、技术和营销三个方面的人才。只有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后,创业团队才可能实现稳定高效;二是考虑适度规模,适度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
团队成员太少则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而过多又可能会产生交流的障碍,团队很可能会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团体,进而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一般认为,创业团队的规模控制在2人~12人之间最佳。
世上的人虽然是各种各样,但是,以创业者用人的眼光去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可以信任而不可大用者。这是那些忠厚老实但本事不大的人;二是可用而不可信者,这是那些有些本事但私心过重,为了个人利益而钻营弄巧、甚至不惜出卖良心的人;三是可信而又可用的人。作为创业者,都想找到第三种人。但是这种人不易识别,往往与用人者擦肩而过。
为了企业的发展,创业者各种人物都要用。只要在充分识别的基础上恰当使用,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创业伙伴之间的优势最好呈互补关系。选择的时候要看清其长,以后也要学会包容其短。所谓取长补短,是取别人的长补自己的短,此为团队的真正价值,长城不是一人筑成,想做出点成绩,就得有做事情的开放心态。
当你是内向型性格,不善于交际,只适合从事技术工作时,那你就最好找富有公关能力、会沟通、能处理复杂问题的搭档;当你是急性子,脾气比较暴躁且又自认为很难改正时,那最好找慢性子、脾气温和的搭档——因为合作中的摩擦是在所难免的,一急一缓可以相得益彰。
胡一夫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我们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分至80分,但是我们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
胡一夫建议创业者:“我觉得在你决定谁可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两种感觉,第一种感觉,你的人生的基本价值的信条他跟你一致不一致;还要找到彼此之间有互补性的人。你就需要对自己加以了解,你擅长的是什么方面?你要寻找跟你互补的人,从共同点上你可以筛掉一批人,有的人对钱太斤斤计较,你根本就不能要,就不用去考虑。”
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而非某一两个单点,作为单独的一个人,不可能具备创业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和资源,大量创业事例告诉我们,单个创业者通常只能达到维持生计。要想单枪匹马地发展一家高潜力的企业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创业者不顾实际情况,一门心思单打独斗,就很有可能延误企业的发展。创业者如果成为孤独的“狼”,无法与他人相处共事,那只能算是地摊式的小业主而无法成为统领千军万马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