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中,各种游戏都有着独特的规则,比如在做集体报数游戏时,要求每个人清楚报数的前提下,每人给0.13秒以下才算合格。
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大家做了研究,比如大家要甩头报数、声音要大等,试验两轮下来离合格标准相差一倍以上。
同事们“激烈讨论”、“热情研究”时,严总讲:这些游戏都是经过了缜密设计的,其目是很显然的,解法呢几乎是唯一的,可能经过了若干年、若干支拓展训练团队研究出来的,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想出来的。假如没有参与过类似的游戏,“现场讨论”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让大家专注和磨合,不大可能想出解决办法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曹总参与过几乎一样的游戏,但他始终没讲游戏的解法。最终大家在教练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游戏。
团队学习
游戏中的规则是定制的,其解决方法是预知的。现实工作中,不少事情属于例外,解决方法并没有事先存在于某人头脑中,这就需要学习才能解决。
个人学习能够极大丰富技能和方法,弥补经验的欠缺,从而快速提高破解困局的效率。
现在的工作无论从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超过某个人单打独斗的范围,特别需要组织协调与配合,需要团队学习。要形成组织能力,仅仅“堆积”个人能力远远不够。
现实环境中,能力出色的个人“堆积”在一起经常会出现1+1<2的情形。由于经历、个性、能力等差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会形成“任务冲突”,即面对同一问题出现质的差异和分歧。解决得不好还会出现“情感冲突”,不仅影响问题的解决,还会腐蚀信任,击垮团队。
磨合
当年在万达工作时,我几次在公开场合讲,团队建设中一定要学会“熬粥”。
新组建的项目团队一正五副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公司,思考习惯、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都差异很大,要在未来三几年工作中顺顺利利,还能有较高的效率,就需要通过磨合形成一套相近的语言、相似的习惯。
如同语语的本义,磨合一定是痛苦的。打造团队的学习能力,相互适应、相互妥协,是一个智慧型的活动,耗时费力,挑战的是耐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