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服从精神:服从就是天职!


 员工服从精神:服从就是天职!

文/著名中层管理专家胡一夫
 
 
 
前言:
从某种角度来说,服从就意味着放弃,即放弃借口、抱怨和牢骚,放弃拖延工作的坏习惯,放弃投机取巧的工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积极工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服从,不仅仅是军人的天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同样至关重要。企业里最优秀的员工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绝对服从上级的指示,是最完美的执行者。如果企业成员缺乏服从意识,企业将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整个团队也就成为一盘散沙。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欢迎预定中高层管理培训课程:13733156404 )认为优秀的员工将服从作为自己的天职,服从上司的命令,服从公司的指派,与上司密切配合,让上司彻底放心。然而这种服从并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无条件的服从。
 
众所周知,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没有服从就没有行动。对于企业来说,每一位员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安排,就如同每一名士兵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这样才能确保任务顺利执行,发挥整个团队超强的执行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果要问,在职场上什么样的员工最令人赏识,大多数老板都会说是那些服从自己指挥的员工。的确,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们,绝对会无条件地服从老板的决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是如此。而那些不服从老板指挥,固执地坚持己见的员工,往往在公司的时间也不会长久。
 
西点军校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新生不管何时遇到学长或者军官问话,只有四个标准答案可供选择:“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例如,上级问新学员:“你的皮鞋这样算擦了吗?”新生当然想要为自己辩解,心想:自己的皮鞋本来擦得很干净,只是排队时不小心被踩了一下。但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他们嘴上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如果上级再问为什么,唯一适当的回答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以上四个标准答案,看似很苛刻,不合情理,甚至有些刁难,但实际上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服从意识。
 
在西点军校,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没有服从意识就无法在军队立足,更没有资格担任中高级领导职务。因此,西点把服从作为新学员培训的第一步。同理,在职场,员工也必须具有服从意识,只有具有服从意识的员工,才能在接受任务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使完成不了,也能勇于承担责任。
 
有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公司,为了选拔一批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对前来应聘的人出了一道实践性题目,即在一星期内,尽量多地向和尚推销木梳。
 
面对这样无厘头的试题,许多应聘者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觉得把木梳卖给和尚,简直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于是纷纷离去。只有小张、小赵两个人当场表示,愿意接受公司的安排,于是他们分头行动去推销木梳。
 
期限到了,他们回到公司,小张卖出了10把木梳,而小赵却卖出了100把。上司问他是如何这么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他回答说:“我非常想成为公司的一员,当然就要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安排。既然服从了就要想方设法地将梳子卖出去,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执行。”小赵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司的一员。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官网www.zibenyunzuo.net)表示:没有员工的服从,企业任何绝佳的战略和设想都不可能被执行下去;没有员工的服从,任何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如果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那么也可以说,服从也是员工的天职。
 
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服从上级,是组织中成员要学习的第一课。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在这个大局的协调下,服从上级的具体工作安排。作为组织的一分子,你是组织内部运行环节的一个重要部位,只有严格遵照指示做事,才能确保整个组织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转。
 
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有服从的态度。下级服从领导,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一个团队中,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在达成共同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如今企业的领导非常重视培养员工的服从意识,因此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成为企业里最优秀的员工,就必须自觉地养成服从的习惯,把服从作为自身的素质来修炼,提高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任何一家企业的制度和战略方针的形成,都凝结了无数商界精英的智慧和经验,其价值往往因为员工的不服从而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唯有服从,企业的绝佳战略和设想才能够被执行;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才可能被推广和建立;任何一位精明能干的领导才有实现其宏伟战略的机会。企业缺乏服从命令执行命令的员工,就可能丧失很多机会,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超越,更甚者可能会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在很多员工的理念中,服从就是“对的服从,不对的不服从”,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拥有这种观点的员工,无异于在向上司宣告,自己的判断力比上司更精准、敏锐,上司的判断不算数,要以你的判断为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真是糟糕透了!”梓心阁装饰公司的采购部经理理查德刚挂掉电话,就叫嚷了起来:“还是迈克的瓷砖好,那家便宜的供货商,质量根本不达标。”他懊恼极了:“我竟然还糊涂地发邮件责怪迈克是骗子,这下该怎么办?”“是啊!”秘书凯瑟琳在一旁悻悻地说:“当时我还劝您要冷静一下,可您对我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理查德心情很烦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都怪我当时太冲动,以为迈克骗了我,怪不得其他商家卖得那么便宜。”理查德突然指着电话说:“我必须马上给迈克打电话道歉,快把他的电话号码给我。”“您不用打电话道歉了,那封邮件我根本就没有发出去。”凯瑟琳不紧不慢地说道。
 
“没发?”理查德惊奇地停下脚步,问道。“对,我猜您一定会后悔,所以就压了下来!”凯瑟琳笑吟吟地说。理查德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问:“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的吗?”“是啊,您没想到吧?”“我是没想到。”理查德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立刻发的信件,你怎么能私自扣压呢?那么最近发往南美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那倒没压。”凯瑟琳的脸更亮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理查德居然霍地站起来,大声问道。凯瑟琳呆住了,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我,我做错了吗?”“你做错了!即便我当时听不进去,你也可以找机会和我商量,否则你就得按我说的去做。如果这是封军事情报,你也敢这么做吗?”理查德斩钉截铁地说。
 
凯瑟琳被记了一个小过,但没有公开,除了理查德,公司里没有任何人知道。凯瑟琳的事例告诫我们,在职场中,不能够服从命令的员工,一定得不到重用。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的才华多么出众,都必须暂时放弃个人的主观主义,千万不要仅凭个人判断就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不服从上司的指示。这样,无论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公司的整体发展都非常不利。
 
现在服从不是很时髦,容易使人联想到“残酷的泰勒制”,把人当作机器的时代,甚至联想到法西斯专制。现在流行的管理理念是“团队精神、发挥员工的创造力、要领导不要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总之是强调个人,强调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执行和服从。但我认为国内企业更多要强调服从,尤其是营销型企业。在军队,强调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强调绝对服从只适用于军队。但是我们从这个“第一天职”里面知道遵守服从第一的群体效率是最高的,否则就可能在战场上流血牺牲。
 
“服从第一”的理念,对企业同样有参考价值,上面讲的案例就是分公司的老总没有服从意识,老板也没有让下属服从的意识,所以政策总是得不到准确地贯彻和实施。没有服从理念的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市场战斗中一定会失败。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
 
在任何一家企业,那些最优秀的员工都明白一个做事原则,那就是坚决服从上司的指挥,毕竟他才是企业的决策者。如果大家都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团队怎么能够爆发出凝聚力呢?作为企业的一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权限有多大,集体的权限有多大。在学习服从的时候,要对企业的价值理念、运营模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然,我们所说的服从,并不是盲目地、被动地服从,而是员工自发地、主动地服从,是建立在与上司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只有秉承着服从这一行事原则,才能够激发出无限的潜力,并受到上司赏识,在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成为企业里最优秀的员工。
 
所以,胡一夫老师表示要把服从,作为核心理念来看待,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服从是第一生产力。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服从老板、服从上司。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老板没做决策前,给出建议,一旦老板决定了,就要服从决定,虽然这个决定违背我的本意,也要“盲从”。“令行禁止”的企业才有高效率,才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