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官方看来,有些人根本不是人


在美国的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角色一向是争议最大的领域之一。无人机被称为“天上来的死神”,因为可以精确打击目标又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亡而被视为反恐利器。然而,无人机随意出入他国领空,误杀大量平民甚至美国本国公民,即便在美国内部也争议不断。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反恐愈发依赖无人机。奥巴马也曾为无人机辩护,称其是合法、有效且必要的关键手段。不过,在国内外的压力之下,奥巴马今年5月提出了反恐战争的新战略,其中包括对无人机的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国敲响恐怖袭击的警钟之后,无人机似乎又“理直气壮”地频繁出现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7日在也门的无人机袭击杀死了至少7名在也门的“基地”成员,而此次袭击已经是不到两周里的第五次袭击了。

无人机在打击“基地”组织等美国眼中的敌人时或许真的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美国的“特征攻击”政策允许无人机向身份不明的平民开火,这注定了无人机袭击会带来无辜平民的伤亡。只是,这些所谓的“附带牺牲品”在美国眼中却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数据,从2002年起,美国在非战争的背景下通过无人机、巡航导弹、攻击机和特种作战部队共杀死3600人。没有人能确定,这其中有多少是无辜的“附带牺牲品”。另外,根据中央情报局的估计,从2010年到2011年的14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在巴基斯坦通过无人机杀害的600人中有150人被定性为“其他激进分子”。

显然,美国政府认为,这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能死的人,即美国大兵;一种是死人,即“恐怖分子”。至于无辜遇害的平民,他们则根本不是人。

在金庸的小说里,大侠是“爱惜蝼蚁纱罩灯”的,只杀有名的恶霸,从不轻伤人命;大奸大恶是“一时兴起”就要杀人的,也不管你有名人士还是无名平民而且,大奸大恶杀了人,特别是无名平民,也从不会在小说中出现官府或者大侠去追究大奸大恶的这等杀人责任的问题。

对应到现实,美国就是这样的大奸大恶,至于谁是大侠,似乎现实已经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