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的长痛与短痛(8月10日)
关键词:中国 政治 统一 变革
中国自古至今就倾向于团结统一,对分裂状态深恶痛绝,只要能找到组织,基本没有人会去做游击队与土匪强盗,即使如梁山水泊那样拥兵自重,有上百个英雄将领的武装,都以被招安为终极追求。那充分说明,在中国,朝野与官民都是需要唯一力量作为权威领导的。而且中国人很普遍地是追求和平与稳定的生活环境。
宫廷政变是反对派的事情,军事政变是将军们的事,地方诸侯以及藩镇割据,即使造反也终究会被平息。即使是暂时性的取得优势,民众还是怀念那个势力最强的执政者,并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们。
历史的事实证明,大一统的国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总是会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越是庞大的机构,内部的争斗就越是激烈,貌似波澜不惊,内心早已惊涛骇浪,中央是必须要靠地方政府称臣“上贡”才让那种管理与保护有回报,但在地方角度看是利益的损失,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地方时刻在跟中央进行博弈。
周天子在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由于烽火戏诸侯之类的故事而逐渐难以得到诸侯的勤王;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与西晋的八王之乱,唐代的依托藩镇割据所导致的安史之乱,甚至到康熙早年的西南藩王之乱。
只有经过杯酒释兵权以及随后的重文抑武,才使得北宋免除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尖锐冲突,当然两宋都算不得统一的政权。当时中国大地上有很多政权都同时存在,所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还不是那么难以调和。
中国历史上的那几次著名的变法改革,虽然变法改革的主导者都曾经一手遮天,但都仅仅是昙花一现,那些反对改革变法的既得利益者,一旦重新得势,曾经的改革派是必然要招致杀身甚至灭门之罪的。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主流传统文化之中,相当重视忠孝节义,否则便是倒行逆施,连人都算不得的。忠臣不事二主,对待君王要像对待父母那样绝对服从。
所谓“忠”就是老大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孝”老爸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义”兄弟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在中国社会的管理系统之中,百姓归官员管,官员被称为“父母官”,官员归君主管,对君主的忠就是对父母的孝,君主被天管,名为天子,要定期祭拜天,其虔诚比祭拜自己的祖先还要深切。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什么就需要担当什么职责,但是,当君主昏庸不敬天的时候,官员就会鱼肉百姓,导致生灵涂炭,这往往也会让原本的良民顺民变成刁民暴民。
时代的演变之下,民主气息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那些通过战争所取得的政权,终将会被撕去神圣的面纱。
政出一门缺乏监督,并将国家利益的所有者与执行者之间造成了难以调和的混淆,虽然提高了立法与执法效率,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的魔咒,在绝对权利之下,不管如何自称为人民的公仆,都难以改变其机会给予者以及资源分配者之类的生杀予夺权利。
说一不二的政府,总是会对内严苛对外柔和,对内施以暴政维持绝对权威的地位,对外卑躬屈膝以得到支持的声援。
走马灯似的政府,对子民而言未必就是坏事,至少对身边的世界更容易做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对明摆着吃亏的外交,也没有必要强硬的维持一团和气。甚至可以把政府的更迭作为一种策略,给政权稳固的国家之间进行车轮战。对于这个问题,贾春宝已经在很多文章中有所阐述。
单一政权持续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其他国家与政权利用,比如用貌似和平友善的态度,对待执政者的合法身份的口头认可,来侵占中国的市场、挖掘中国的资源,收买中国的民心。
更为有骨气的政府,是类似于朝鲜、伊朗、利比亚、叙利亚、委内瑞拉那样的政府,虽然未必有多么富庶。却敢于跟列强叫板。虽然会遭到来自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游戏规则的约束,并被经济制裁甚至军事打击,让生灵涂炭,田园荒芜。
时光不能倒转,我们无法回到冷兵器时代,也无法回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也只有在那个时代,皇帝才可以做到并用谶语、君权神授、奉天承运之类的手段,来标榜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并用各种统御之道维护自身王朝的统治。
长期的历史所形成的烙印难以消除,但未来相对于历史,会更为长久,而且那种迫害与利益侵占会是痛彻心扉的。
贾春宝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