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个大太极,万事万物均是太极,均呈太极特性。大太极中有小太极,只要分别、识别,太极中就永远会生出太极,太极与太极均呈全息统一规律。

太极特性归纳如下:
Ø 协同、和、合
Ø 阴阳平衡,守中
Ø 圆融一切,圆满一切
Ø 物极则反,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Ø 阴阳互补,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Ø 一阴一阳,一实一虚,既矛盾对立,更和合又统一
Ø 超越阴阳,超越自我
Ø 太极即是一,又是二,更是三,三生万物,所以《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Ø 太极符合全息统一规律,大太极中有小太极;小太极中还有更小太极;阴中有阴阳(太极);阳中也有阴阳(太极)
太极原理是透视人类整体知识体系结构的最重要桥梁。人类所有能感知的事物或特性均呈太极存在,太极是所有事物存在及演化的基本原理。太极思维是对宇宙时空的回归。世上所有运动都是阴阳消涨的太极运动,并且阴阳势力始终存在平衡规律(呵呵,真参明白这点,炒股票胜算很大啊)。
太极思维系圆性思维,与西方科学的坐标式、十字架式思维存在本质差别。圆性思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与佛学、宇宙学最究竟智慧境界“大圆镜智”是一致的;坐标式、十字架式思维则注定是走向悖论式的、不究竟的极限思维。
太极思维基于一个默认前提,即后天八卦的存在:混沌已生,宇宙已成,太极已现,天地分判。它涵盖并统一了世间一切思维方式。揭示了“二元”统一于“一元”太极的现代认识论规律。太极思维的究竟回归处仍是“不思维——悟”。
现将太极思维八大理路归纳如下,供读者研究探讨:
(1) 不分不判,我即是太极,太极即是我;
(2) 言行机用,浑沌如如,始终不离;
(3) 不执不抗,和合包容;
(4) 圆融不拘,整体系统,全息缩放;
(5) 参禅悟道,观照太极发生处,起心动念处,事物间的“边界”处;
(6) 时刻能观照到太极中的、阴阳中的、矛盾中的我;
(7) 观阴则阳,观阳则阴,全于太极;
(8) 遵道厚德,机用明理,理事圆融。
《道德经》影响深远,老子也被中外公认为大智慧者之一。就老子所著“道德五千言”,如果非要找个思路、理路,其所依据的即是太极思维,“世人观阳,分别于两仪;老子观阴,全于太极”,我们在前面“第三篇、四、道家文化的核心要点与价值观修炼”章节已阐述过。
另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领袖人物毛泽东身上亦可很明显体现。毛由于系马上得天下,战争、斗争中一路走来,特别是解放战争势如破竹,思维之惯性势自然强悍。以至建国坐天下后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自觉地仍要找一个斗争的对手,不外乎心沉溺于矛盾两仪中,而寻找矛盾的对立面罢了。
而太极思维则和合矛盾,统合于太极,注重和合、融合之心识修为。心识转变了,境界自然高了,胸怀自然大了,治国方略也就自然合道了,合道才能久远啊。
所以,如果追究中国文革使得文明倒退十多年的根本原因,还得回到心识、思维层面来。所谓阳势过昌,崇敬幻神,惯性势捍,阴阳失和,心性失养,极地则反,必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