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练就职场“闪电战”!


 执行力:练就职场“闪电战”!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何谓执行力?现在许多公司招聘保安或销售人员时候通常有限选择复员人员,原因是怎样的?他们有超强的依照领导的意愿执行任务完成项目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做事的能力。按照余世维博士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网站:www.zhixinglipeixun.net)认为,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现代组织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执行力。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少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最终的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成功,执行才是硬道理。毕竟,构想再伟大,也要有人将它实践出来,这一切,靠的就是执行力。执行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任何企业的成功必然都是执行的成功,没有执行力,哪有竞争力。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笔者表示,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执行力要成为一种强势,必须要把握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认同文化、统一观念、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和严格考核。
 
高管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使别人执行的能力,下属的执行力强大与否与此有很大关系。要做好战略已不易,贯彻更不易。“使之执行”的能力就是高管最好的执行力。当一个员工情绪激昂,心情愉悦的时候,不用我们督促,他的执行力就会很高,行为很积极主动;反之,当他的情绪不高,心情郁闷的时候,即使他嘴里对我们说“一定好好干”,但其行动一定是不理想的,执行力也不可能有多强。
 
谭小芳老师认为,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名员工真正明确和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执行合力。提高执行力,各级领导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领导”的职责无非两条,一个是“领”,一个是“导”。
 
所谓“领”,就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特权,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和带头作用。所谓“导”,就是要在“领”的基础上,把握方向和大局,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执行力,各级中层干部要切实发挥“桥梁”作用。
 
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级负责;既要吃透上级精神,把领导的意图完完整整地向职工传达,又要结合实际,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地向领导汇报。好的主管人才要能独立思考及独立行动,只要最少的指示,就能去执行工作。一位主管的主要责任是,指导他手下员工的活动——他们的工作。指导就是指示领导,因此好的主管人才,一定要像领导者一样能统御及思考。
 
提高执行力,普通员工要充分发扬“蜜蜂”精神。普通员工的本职就是落实,就是执行。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扬“蜜蜂”那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扎实高效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精神。
 
今天,对于执行力的意义,已经毋庸多言;对于提高执行力的着眼点,因为人们对此问题的关切,也已经认识得比较全面。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提高执行力”本身的执行问题。谭老师强调的是,执行力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找出执行力管理的根源——那些起到基因作用的要素,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健康发育。
 
在实践中,谭老师还总结了执行力不力的十大病因:一,推过揽功,不负责任;二,选人无方,用人不当;三,只重制度,忽视文化;四,管理不当,领导不足;五,目标不清,计划不明;六,标准缺失,考核无据;七,只重指令,不懂沟通;八,事必躬亲,不会授权;九,流程不畅,衔接不良;十,管控不力,奖罚不当。
 
谭老师讲:我们姑且不说,他们是不是真的跳下去,简单的测试却折射出两种文化体制下一种人文最本能的反映。谭老师表示,在外企,绝对服从是第一,其次创新;在国内,同样的要求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老板在考虑员工怎么想的,员工在考虑老板想的对不对,其实,在企业管理的角度,既然岗位设置已经完毕,剩下的就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谭老师认为,执行力要的就是按时、保质、保量三个达标
谭老师抓住了执行力的根本——队伍建设、流程规范、提升士气这个铁三角,再加上“没有任何借口”的精神,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