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因何遭致外媒“围攻”?
昨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外媒报道中,一方面是因他在湖北考察时“卷裤脚自撑伞”的亲民照片在中国引发热议,更多则是因中共中央23日下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严打奢侈风。英国《卫报》说,社会不稳定加上中共党内和政府高层腐败是中国面对的最大问题。国际分析家则注意到,中共正是要借拼节俭、反腐败来接地气、平民怨。美国“价值漫步”网站23日说,在这个全球民众考问政府的时代,不向腐败屈服是中国社会自我疗伤的第一步。(环球时报2013年07月25日)
外媒高度关注中国反腐,究竟是出于诚心还是别有用心,似乎很难定论。因为在他们看来,民怨上升正成为中国一个大问题,“在反腐运动自上而下席卷中国时,一股自下而上的暴戾之气似乎也在中国社会积聚升腾。”而对近日在国内引发关注的习近平赴武汉考察时挽起裤脚、自己撑伞的照片,23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则在一篇题为“为何习近平一张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如此重要”的文章中说,在美国,政治人物通常竞相在公众面前表现得平易近人,而中国领导人通常刻意在公众面前保持超然离群的姿态,他们一般不会当众亲吻婴儿,习近平的照片因此显得突出,它向中国公众展示出中国政治中通常缺乏的“接地气”作风,也显示出中国领导人在以更放松的风格与民众互动,比如习近平在武汉时对一位与他握手的女性说,“美女,你好”。
外媒除了了以冀中星在首都机场出口处引爆自制炸弹、一精神病患者在北京家乐福砍人、广西23日发生男子挥刀砍死计生局干部等恶性事件来证明中国的民怨在上升以外,还对一些地方修建豪华办公楼现象进行了评说,美国《纽约时报》23日指出,“中国安徽一个穷困角落的政府大楼竟建得几乎和五角大楼一样大。”德国《世界报》以“疯狂上瘾——中国昂贵的自大狂”为题批评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患上“形象工程狂想症”。美联社则说,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办公室能有200平方米,比美国总统办公室还大。因而认定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拼节俭、反腐败”来平息官员生活奢靡激发的民怨。
针对外媒的这些评说,我们借用剑桥大学终身教授汉斯·范·德·文曾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政党,不断调整的中国共产党不容易。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高速增长期时,社会出现一些焦躁、暴戾的现象,奇怪吗?当然,我们在正确对待外媒的一些评论时,也应该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虚心听取一些正面的建议和评说。比如,德国《世界报》指出,在经济上,北京正在放慢脚步,中国政府也在为声誉而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为摩天大楼并不能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大。德国《明镜》周刊则说,阜阳那座政府大楼是对美国白宫拙劣的模仿,而北京则用制度表明决心,“倡廉反腐正在一步步前行”。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说:“反腐败解决不好,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开始着手大动作,以身作则反腐倡廉。”可以说,从《八项规定》的出台到《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从中央果断查处薄熙来案到中央巡视组的基层走访,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与腐败水火不容的鲜明态度,以及铲除腐败的坚定决心和能力。
有网友爆料说,在台湾官方网站发现了一篇引用韩国评论撰写的文章,文章的后部分说:“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新领导人能及时拨乱反正、清除腐败,这样发展下去,未来的中国内部必然河清海晏,四海升平,民心上下一致,这样外国恶势力必将难以存活!”而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是否应该想到: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清除腐败、四海升平、民心一致的,难道仅仅就是日本、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吗?
反思与改进并举,反腐与倡廉并进。我们不必因为外媒的说三道是而心神不宁,也不必因为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妄自菲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做到时刻拥护中央的决定,不断地清理自身存在的污点和弊病,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就一定会实现“中国梦”!
(李吉明2013年7月2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