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结束后的热钱流向


 宽松货币结束后的热钱流向

 

被称为量化宽松(QE)政策的美联储购买债券计划,将美国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利率推至接近零的历史最低点。而当美联储宣布明年可能结束货币宽松政策时,6月中旬的全球市场出现了激烈动荡。

 

 

中国股市同样也遭遇了大振荡,沪深两市股价暴跌。近半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减缓,加深了市场的担忧程度。而中国决策层暗示拒绝救市的决心,似乎已刺激国外热钱大举撤离中国市场,国内投资人也纷纷在寻找投资美国的途径(比如美国房市)。

 

 

众所周知,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以提高就业率和刺激经济增长,致使美元走弱,迫使投资者在新兴市场寻求高收益回报。但是今年5月下旬,自美联储暗示可能减少刺激经济的计划后,美元开始走强,导致对美元的需求增加,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在全球遭遇重创,菲律宾比索下跌5.4%,印度卢比、澳元和印尼盾的表现都不好。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几周全球新兴市场皆遭遇资金外流,主要是由于各国央行的宽松政策都将紧跟美联储,即已接近尾声。而中国资金外流的情况尤其严重,包括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外企搬离中国,以及逐利的热钱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12~2013中国商业报告》显示,鉴于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水平、营业额和营运利润率等主要指标两年来持续下滑,因此有15%的美国企业正准备离开中国。不仅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外资企业也在陆续撤离中国。

 

 

放眼全球,中国经济放缓了增长的步伐,作为世界工厂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根据经合组织的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6%,而且欧元区恶化的失业率使陷入严冬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日本自身尚未脱离通缩的瓶颈,美国真可谓一枝独秀,虽然经济全面回升还有待时日,但热钱最有可能回流美国,这是热钱逐利特性所决定的。

 

 

回流美国的热钱大多将进入房市。过去一年,美国房价与最低点相比平均涨幅超过6%,有些地区的涨幅甚至超过了11%。从表面看,市场似乎很火爆,但楼市和美国经济同步,其真正回春也还有待时日。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的低利率和低房价吸引了投资者(甚至是投机炒房者),促使房价见底回升。一旦利率和房价一起上涨,这部分投资者就会退市,房价很快就将跌回原来的价位。

 

 

因此,在全球经济滞胀的大环境下,市场终将进入通缩的大调整阶段,那些因宽松信贷炒热的泡沫资产,比如石油和钢材等,也都到了挤泡沫的纠偏阶段,即热钱撤去。这一由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是纠正过去错误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