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之我见
一,布什继承老布什的施政方针,维护美国大财团、大资本家的既得利益,在中东穷兵黩武,深陷泥淖而难以自拔。雪上加霜,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的小财团、小资本家及平民反思过去,想想明天,选择了奥巴马,这位具有非裔血统,一定程度上代表平民利益的新总统。奥巴马竞选获胜后,既不能食言,又不能让布什父子代表的美国的大财团、大资本家们太难堪,我国的电视连续剧《东方红》里,反面教员蒋介石不是有教诲小蒋(经国)的这样一番话吗?搞政治,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所以,奥巴马一上台,既对阿富汗的塔利班采取强硬政策,又对伊朗、朝鲜采取温和政策。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委们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人们记忆犹新,伊朗、朝鲜都曾扣留过美国间谍记者,尤其是朝鲜,加之试验核弹,战争硝烟一触即发。关键时刻,克林顿以私人名义赴朝接回两名记者,化干戈为玉帛。尽管奥巴马的代言人一再申明,克林顿此举与政府无关,但无论怎么样,克林顿此举之前,奥巴马竟一点也不知晓吗?根本不可能!还有在欧洲建立反导基地问题上,在与俄罗斯的关系等问题上,都不难看出,奥巴马一上台而充分施展的执政政治智慧。正如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所说:“奥巴马的外交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上,即那些想要领导世界的人,必须在以世界上大多数人所分享的价值观与态度的基础上行事。”
二,奥巴马这位有着非裔血统,一定程度上代表平民利益的新总统,一上台,就以清正廉洁而著称。他曾大骂过美国的银行家拿高薪“无耻!”可见,到目前为止,奥巴马当总统,除了他应得的薪水,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同情他的人不敢贿;恨他的人不愿贿。在美国那样的社会(包括今日的中国}没有钱能行吗?尤其是当官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也正是出于这种考量,名正言顺地在经济上帮奥巴马一把。好让奥巴马理直气壮、浑身是胆(中国民间也有钱是人“胆”一说)、无后顾之忧地继续他的总统生涯。可以说,目前的奥巴马,太需要这笔奖金了。他们给奥巴马颁出这项奖,并不是指望,也不可能指望奥巴马全盘推翻美国的既定对外政策,他们只是希望奥巴马少讲些狠话,温和、再温和些!说实在的,奥巴马想不想这个奖,想!因为他也是食人间烟火之人。但他并没有想到这项奖降临到他的头上,会这样快?!这就是当今的世界政治,它既有残酷性、严肃性、欺骗性;又有机遇性、弹性性、滑稽性。政治这玩意儿,有时残酷无情、血雨腥风;有时又是内含玄机、充满温馨的。
三,“诺贝尔奖”是人评出来的,评委们也不是神仙。他们出生于他们的国度,从小接受的就是他们自己国度的正统教育,他们肯定代表的是他们所受教育的价值观。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受益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首先是要让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就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与本质,对每年的诺奖出炉,也就见怪不怪了。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吧,一些地方,一个单位的一个副职干部,尽管他有才华,有魄力,有能力,又清正廉洁,但无有背景,干了一辈子,直到退休,还是个副职干部。上头刚刚提拔的一个副职干部,因为他有背景,没多久,就扶正当上“一把手”了。尽管群众背后有议论,但当面还是点头哈腰的。隔山不隔水;隔事不隔理。说到底,这种现象,不也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一些重权在握者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吗?再看看当今有些红遍华夏的歌星,出名前,在地方上的一些大赛中,苦于没有背景,不是一再被评委们打压吗?结果拜师于在全国有影响的高等学府里的有影响的教授后,才出人头地,有了今日吗?所以,我们不能光说人家奥巴马获和平奖是笑话。如果有朝一日,我们手中有了点权,或者是当上了某个大赛的评委,能从“诺奖”中悟出一些真谛,不让人民戳脊梁骨,岂不是有失有得吗?有人说得好,诺贝尔奖延颁到今日,也就是玩家手中的一项游戏罢了。老百姓当然看得淡,也希望一些有影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也看淡些。在诺奖问题上,要有一辈子当“副职干部”的精神准备。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不要让“扶正”“诺奖”之类的玩意,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情绪,该干嘛干嘛!碧水东流去,青山万古存。还是立志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做点贡献为上策。将来我要能挣得很多很多钱,就把它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也办一个与诺贝尔奖性质相同的“崔金堂奖”,请我们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们当评委,让和谐世界公正的天平,一头载着西方的“诺贝尔奖”;另一头载着东方的“崔金堂奖”。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率先为老百姓免费接种疫苗的国度,我们的医学家们,还有为了让老百姓放心,第一个接种疫苗的中国卫生部长陈竺,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相当于“诺贝尔世界医学奖”的“崔金堂世界医学奖”获得者。说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与中国无缘,是因为中文与外文,尤其是英文之间的差异。笑话!难道堂堂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里,没有“中国通”、汉学家、中国及亚洲问题专家吗?说到底,人家是不愿因为当了一届评委,而砸了一生的饭碗。赔本的买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是不会干的。这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价值观。看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光是当今中国需要改革的一种社会弊端;也是当今世界上某些权威机构惯用的一种伎俩。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些而气不顺!因为气不顺,只会伤身,别无它益。我们将来的世界“崔金堂奖”就大不一样了!新中国培养了不少“非洲通”“欧洲通”“北美通”“南美通”“澳洲通”......及研究世界各国问题专家,我们不会门缝里看人,该咋样!就咋样!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说句笑话,也是实话,敬请网友们海涵!
作者:崔金堂(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第四、五届区政协委员)
http://bbs.cntv.cn/thread-14257182-1-1.html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910/show1700868c32p1.html
http://www.900100.cn/forum.php?extra=page%3D1&mod=viewthread&tid=32
http://blog.163.com/cuiye_888/blog/static/577818962009916103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