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新规则公布后的首批企业挂牌两天后,5月30日,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也正式开业。
记者获悉,此次首批挂牌展示的企业将超过1000家,大大超过市场预期。此前前海股交中心曾提出“首批挂牌企业300家,2013年内争取到达500家”的目标。与之相较的是,新三板首批企业数仅为7家。
“新三板与前海股交中心是不同模式,针对性和作用性不一样,之前市场认为两个市场直接竞争模式是误解。”一位接近前海股交中心的人士向记者坦言。他表示,与此前市场理解的不同,前海股交中心的交易标的在前期将着重推行中小型企业债权融资,而股权交易则是下一阶段推行的产物。
挂牌遵循“十无”模式
“在股权交易所,企业发行、上市和融资是融为一体的,而前海则把挂牌、登记托管、交易行为分开。”上述人士透露。按其程序,挂牌并不是为了交易,而是展示企业专业专长、市场前景和核心亮点,促进投、融资双方了解,促成交易意愿。
“企业在前海股交中心的挂牌托管都是免费的。”上述人士表示,只要满足条件的企业都可申请免费挂牌托管,但挂牌并不意味着能顺利融资。
“为企业挂牌和融资是分离作业的。”上述人士透露,其设计理念是,当企业信誉程度不为社会接受时,股交中心在对企业进行专业评估后,通过产品设计方式实现风险收益分离,向社会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此外,与其他交易所不同,其实行的是“十无”模式,即无审批、无中介、无改变企业原有形态和方式、无登记托管挂牌费用、无发行方式、批次及数量限制、无行业限制、无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不阻拦企业到证券交易所上市、无企业组织形态限制和无止境提供培训服务。
前期融资以债权为主
“前海的背景可为企业提供进一步融资功能。”上海某私募机构负责人士表示。其由国信、中信和安信发起成立,对挂牌企业,不仅可进行“俱乐部”式的资源整合,还可进行多方面专业辅助。
而记者了解到,前海股交中心挂牌的首批企业融资将主要以债权为主。
“这更符合中小、初创企业的成长节奏和特性。”上述人士透露,对于中小型和初创性企业,股权融资不仅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对企业发展也不健康,故初期将以债权融资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前海不做股权融资,而是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不同产品。
目前其企业准入门槛为“最近12个月净利润累计不少于300万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少于2000万元;或最近24个月营业收入累计不少于2000万元,且增长率不少于30%;或净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且最近12个月的营业收入不少于500万元;或最近12个月银行贷款达100万元以上,或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达100万元以上。”
而其设计的针对PE等机构的债权融资期限为两年左右。这将股交中心部分功能转化为“类银行间交易市场”,成为一个发行和进行中、短融债券交易的平台。
“这是创办前期在融资功能上的部分体现。”上述人士坦言,但与银行间交易市场不同的是,其受众是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以及在其他融资渠道因政策缘故难以融资的企业。
而这一功能也或将给信托行业带来一定冲击。
“目前房地产项目融资通道受限,许多地产项目为获得资金不得不采用信托方式进行债权类融资,但成本却很高,而前海模式为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提供了可能性。”深圳一家欲到前海挂牌的房企负责人坦言。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