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视评论:抗震救灾的一点启示


  徐新桥荆视评论:抗震救灾的一点启示

  建立大型设备储备机制

  地震之后,最关键的是救人。人在哪里?在废墟下面。怎么救?徒手搬挖十分困难,很多情况下甚至不可能,只有挖掘机械效率最高。机械在哪里?有些在现场,有些要运输过来。由于地震本身和次生灾害导致道路破坏,中断了生命救援线。交通中断了,就赶紧冒着生命危险费力费时抢通,再中断,再抢通。这体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而我想谈的是从中得到的一点启示。那就是,我们能否在平时,对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城镇,建设抗震救灾挖掘机械之类的储备场所,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储备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场所和装备。这类场所绝对抗震,装备充足,一旦地震发生,数量众多的大型专业机械立即就地派上用场,确保72小时以内快速拯救废墟下的人们。当然这些设备占地、占房,平常维护保养以及专业人员储备,都会增加财政成本。但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应该这样做,也是值得这样做的。

  湖北属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江汉地震带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因此,荆州市连续几年被省政府列入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城市。荆州也正在大规模城镇化,集聚人口。我想荆州能否未雨绸缪,先行一步,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布局建设抗震救灾机械装备储备场所,或者政府购买这类储备?这也是我的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