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 Update: 新的“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


 QE Update: 新的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

肖光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不断升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updating QE,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的利器,其中,美国是升级QE来救助经济的“模范”。200811月美联储实施了QEI政策应对美国次贷危机,201010月美联储启动QEII重点解决政府债务危机,20129月启动 QEIII以支持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20121213日凌晨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IV, 以图化解美国财政悬崖危机。欧洲央行为了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早就实施了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和欧洲银行业提前偿还欧洲央行长期贷款等多项宽松的货币政策,英国央行在20131月也宣布放弃通胀调控的政策目标;日本安倍政府为了实施新一轮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日本央行在本年的新年伊始之际就宣布将采取无限量宽松政策;俄罗斯在轮值G20主席国之际也公开宣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实施了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如印度、巴西等国的货币发行量也不断增加。

总之,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QE升级不断,各国印钞机都异常繁忙,全球流动性泛滥似洪水猛兽。若以国际通行的M2指标来度量,据统计在2008-2012年间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亿元,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和中国的央行成为全球五大印钞机 各国竞相以增加流动性为导向的“新货币战争”有愈演愈烈之势。

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升级的QE有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但无不例外都打着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大旗,全都着眼于内部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以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为典型。美国凭借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无以能比的美元国际地位,屡试以爽并傲然独立地实施着的升级化的QE,并在全球起着示范效应。美国实施QE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其领先于世界的科研能力,使其核心生产集中在环保型集约化的生产领域,如信息技术领域,但其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国为技术替代了劳动力),而其需要能提供大规模就业的产业基本都转移到国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能匹配的矛盾必需依靠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来解决,社会福利财政是导致政府债务增长(财政悬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美国为了解决内部问题必然会增加流动性。二是美国需要的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对称导致了美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的巨额赤字和对外负债,只有持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不断地消化对外债务的压力,才能使美国对外债务消蚀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之中,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各国能普遍地接受并持有巨额美元。而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显然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基本前提条件。因此,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美国凭借美元国际地位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并转嫁国际债务的必然选择,它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战争。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增加流动性为目的这场新货币战争,不同于传统的以邻为壑的货物贸易战争,它是用国际货币的支配地位和汇率贬值策略来解决国内实物经济生产结构与虚拟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同时把国内债务负担转换成国际债务并让国际债务持续贬值的战争。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场新战争的实质与危害。

为了应对这场新的货币战争,并在战争取得主动权,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战争的新动向与发展趋势,特别是要关注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二是要积极调整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使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市场共变同趋;三是要积极调整我国对外债权的构成,使我们的国际债权结构变化与国际债权度量币值的变化保持同步,做好国际债权的增值与保值工作;四是要调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构,使我国对外实物交易与虚拟交易的结构与国际经济结构变化同步。


本文发表于《武汉金融》2013年第3期,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