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民权益保障计划的三点观察和三点建议


 

日前,百度联合司法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网民权益保障计划”,宣布为网民使用百度搜索推广结果提供“双重保障”,为遭遇假冒、钓鱼欺诈网站并受到损失的网民提供最高5000元的先行赔付保障金。从媒体报道了解,在保障计划实施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位被团购网站欺诈的女网友顺利获得了百度发出的保障金,成为该计划第一个获益者。

面对互联网虚假泛滥这一 “不能承受之重”,百度敢于发布保障计划,并快速完成了对线下交易的保障,确实有很多值得思索之处。

一、百度让安全搜索的全球最高标准花落中国。

环顾全球搜索引擎行业,无论是谷歌,还是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搜索引擎,尽管遭遇各类网络欺诈,却没有一家站出来为消费者提供真枪实弹的保障。而作为5亿多网民获取信息和资源的第一入口,百度主动推出网民权益保障计划,是突破性的为搜索引擎行业建立标准,同行业其他搜索引擎很难越过。这是件令人自豪的事情。更难得的是,这个计划不是简单地安全过滤,也不是喊口号的行业自律,它真的是在为受骗网友提供真金白银的先行保障金。保障计划发布当天,一位团购电影票被骗的女士向百度投诉,当晚就拿到百度先行保障金,效果立竿见影。

二、“双重保障”机制给网民一颗消费定心丸。

从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简直就成了网友遭遇网络欺诈或消费纠纷后心情的真实写照。由于找不到一个高效受理的渠道,很多人在中间环节就不了了之,只能自认倒霉。百度的“双重保障”制定了一整套专业的处理规范和实施流程,引入权威部门共同帮助维权和监督,确保实施效果。现在网民万一碰到网络欺诈或者消费纠纷,立即可以找到一个方便高效的保障通道挽回损失,并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进行维权,实在大快人心。

三,首次将线下交易纳入保障

与淘宝、金山等厂商的先行赔付制对比,百度首次将线下交易纳入消费者权益保障计划。业内人士大多明白,一旦涉及线下交易,相关因素就会复杂很多,比如,在网上团购乡村自助游,线上的交易都可以留存记录,但在自助游过程中产生的欺诈等问题,就比较难处理。百度首次将线上与线下交易进行整合,通过与司法部中调协、消费者协会及公安局等部门合作,联动相关部门的力量帮助消费者维权。作为全线覆盖的推广平台,百度此举将促进网络推广平台交易模式的成熟与完善。

看好的话说了很多,但我并不认为百度网民权益保障就可以一蹴而就。毕竟,海量互联网信息抓取、不法分子花招翻新等因素都为保障计划实施增添了难度,要实施起来任重道远,百度能坚持多久尚未可知。

在现阶段,百度更应该让保障计划站在聚光灯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关注和曝光,从而让网民更多参与进来。我的建议是,

一是在百度首页登陆入口旁边可设保障计划的入口,这样用户只要登陆,就知道百度有个保障计划,做到网上交易“胸中有丘壑”;

二是建议增加“个性化”定制推送,对于进行网络交易行为的用户,交易成功7天后弹出“如果遇到假冒、欺诈等问题,请通过百度网民权益保障计划申请保障”等提示信息,对网民进行二次提示;

三是针对网购、旅游票务、股票基金等易发纠纷的行业领域进行重点提醒,除了网页右侧的提示信息,可以在每个推广网站搜索结果上都设置一个“网民权益保障”入口按钮,方便其投诉维权。

以上愿与百度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