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不会说话。不对,除了有语言障碍的哑巴,人人都会说话。只不过是你说得是不是场合,是不是时机,是不是对象,有没有艺术,能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而这一切都和说话的内容有关,和说话的语气有关,和说话的音调有关,和说话的神态有关。
说话要看场合,也就是说,说话的时候要看一看自己说话的空间和想一想自己说话的时间,当然这里还得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说话是说给谁听,受众是那些人。说话要注意时机,即时间中包含着的机遇,这种机遇是由特殊时间孕育的,是由时间铸就的客观条件,自然这里既可能是有利的客观条件,也可能是不利的客观条件,从有利的客观条件来看,时机一词还可用机会、机遇、机缘等词语来表达。说话要看准说话的对象,对象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一群人,广大人群,对象不同,说话的措辞就该完全不一样,否则就会炸锅。说话还要研究艺术性,同样要表达一个内容,要看怎样表达,要符合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让自己的说话变成一种艺术的展现,被听众欣赏。大凡说话者都有说话的目的,说得好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说话的目的,说得不好,非但达不到说话的目的,还能产生与说话目的背道而驰的结果。
人一旦说话,就必有内容,即使讲的是一大堆叽叽喳喳不成意思的话,那也是内容,是一大堆叽叽喳喳不成意思的内容。但是若要想取得一定的说话效果,那就必须慎重考虑说话的内容。定下了说话的内容,开腔了,同样的内容在表达的时候如果语气不同,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语气是说话的人在发音过程中从声音的轻重缓急里所表露出来的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尤其是对说话内容的看法和态度。说话的音调充分将语气渲染得淋漓尽致。说话的音调由语速、发音频率、节奏快慢、振幅大小、抑扬顿挫来展示,音调作为发声的具体展现可以十分生动地把说话者的感情显露出来,生气,愤怒,和蔼,欢欣,悲切,无奈,痛苦,绝望,都能展露无遗。说话者的神态在说话效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话者的神情态度就是说话者的神情,它充分反映了说话者的内在素养,说话者的心态和人格都能够在说话者的神态中获得清晰的展示。
说话者一整段的说话所产生的效果是由说话内容、说话语气、说话音调和说话神态综合产生的效应来组成的,所谓会说话,就是善于综合掌握说话内容、说话语气、说话音调和说话神态。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会说话的人,就应该在精挑巧选说话内容,善于控制说话语气,有效掌握说话音调,恰当呈示说话神态上认真锻炼,下足功夫。这当然不是三两天就能学会的东西,要下苦功,功夫到了,自然就会成为一名会讲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