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平面媒体春天,报业突围战略新思维


从1999年开始,互联网行业就大肆宣传互联网时代到了,新媒体时代到了,互联网媒体超越电视、报纸媒体等所有的言论,报纸消亡论比比皆是,纵观历史还没有任何媒体形式退出宣传舞台,在我看来总总的言论应该是新帝国主义和新媒体的产业阴谋。
不同的媒体肯定有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媒体更有不同的优势。平面媒体具有引导消费能力强,提供选择能力强,图文并茂宣传深度强,宣传效果好留存性强,反复查阅性强。房地产、汽车、百货业等行业,非常适合也非常喜欢选择报纸等平面媒体,进行产品推广、活动宣传。
例如产品的图片展示、户型图、活动主题、优惠数字,让广告宣传更具促销力。
 好的媒体不但要有更多的受众,对报纸媒体来说就是超大的发行量,更是对受众的吸引,更是与消费者的距离。
 报纸平面媒体的呈现度强,报纸等平面媒体即是媒体又是产品,它是以印刷品实物的形式呈现在读者消费者面前的,数字网络媒体平台提供的是虚拟平台,海量的信息,跟宇宙一样的网络世界任何一种网络媒体品牌都是网络世界的一个细胞而已,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推广方式也不断的涌现,再好的网络推广方式也不可能一网打尽。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下面大家再来看看招聘型的网站
当过量信息已经成为招聘企业“不可承受之重”,网络招聘行业已经无法再舒服地“披着互联网外衣”做一个传统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个行业真正的变革应当来自技术对自己的重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网络招聘凭借“便捷、快速”的优势全面压倒人才市场、招聘会等传统招聘模式,成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首选平台之时,恐怕它并没有想到,正是当初的优势让它面对今日的困境——网络招聘平台的 “便捷、快速”极大地简化了求职者投递简历的过程,但正是这种便捷反而造成了求职者海投简历,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必须应对海量的求职信息,让企业招聘工作变得日益繁重。而且这些年用人单位对网络的抱怨是“网上招聘的人怎么这样不靠谱,通知今天上午到公司面试,通知了20个,结果一个人都没来!”
    网络从曾经的“高效”,变成今日的“低效”,海量信息如何让网络招聘行业陷入这一怪圈?未来的突围方向又在哪里?2012年4月20日,《商业价值》杂志举办了主题为“网络招聘的困局和突破”的线下沙龙,邀请了互联网及人力资源界的8位顶尖权威意见领袖,从理念、商业模式、技术和产品各个方面对网络招聘行业做了一次触及行业深层本质的把脉,探讨网络招聘行业突破“海量信息”困局的发展之路。
关长海(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
网络招聘的投递成本和搜寻成本更低,那么每一个求职者和雇主企业的HR作为理性人,会选择投递更多的简历、为招聘职位进行更多的网络推送。这样的理性人假设就造成了网络招聘行业的“信息拥堵”。因此今天的网络时代,招聘企业和求职者应该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和成本,这是这个行业必须历经的“阵痛”。
沈士仓(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造成当前网络招聘窘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当前网络招聘对于求职者还是免费的,作为公共产品不收费,就很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滥用。一个求职者找一份工作投100份简历甚至几百份简历的情况都不少见。第二,网络招聘行业也存在自己的原因,无论是在搜索引擎技术和招聘职位的行业细分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海量的信息更成为了互联网招聘行业的阵痛
 张晶(艾瑞咨询集团网络招聘行业分析师):
当我们说到互联网招聘的“高效”时,指的是其在信息传播的广度上。网络招聘让求职和招聘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可以有更多的企业和求职者能够参与其中,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域或者时空限制的问题。
而低效就是信息匹配的问题。一旦信息多了以后难免出现信息匹配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只是把网络招聘这种形式信息传播的更广了,但是在信息匹配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我们的招聘流程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颠覆性的创新。   
韩光耀(北京天之择人才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
矛盾的主要方面,我感觉不是求职者。所以对求职者的教育只是一方面,更关键是网络的经营管理方式。因为很多网站是追求信息量的点击率,同时追求广告效益。通过吸引眼球、商业广告来获得效益。所以如果说发展到现在这么一个状况的时候,恶性循环的主导就是网络招聘的经营模式问题。
网络招聘作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的中介之所以产生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网络招聘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帮助求职和招聘人员降低成本,缩短搜寻的时间,同时提高解决信息对称服务的效率。如果离开了这个基本功能和目标,肯定会出现新矛盾、新困惑,也会出现在创新中找出路的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现在网络招聘行业就是面对这一局面。   
唐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
网络招聘低效的一个原因就是用户重合问题,同样的用户向不同的网站、企业投递相同的简历信息。根据来自CNNIC数据显示,几大主流网络招聘网站的访问用户存在约20%-30%的重合度。
过去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就业市场的供需双方——企业方招聘和求职者都从数量上发生了爆炸式增长,他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当我们再聚焦到中间的网络招聘环节,就能很明显地看到:网络招聘环节发展相对滞后,在做信息疏导、信息利用上存在着严重脱节。
如何让中间这个环节渠道多元化?如何进行数据挖掘,让网络招聘这个中间环节发挥到极致,使得就业市场双方的信息更好地流通和匹配?这些问题对提高招聘求职效率,解决“海量信息“带来的低效问题将大有裨益
 
地方强势媒体三分天下(报纸媒体、户外媒体、电视媒体)报业媒体才是地方媒体的主流,因为地方电视台收视不强势约占全国电视受众的0.0019%-0.002%。而户外媒体更是一种城市资源的销售,比较适合品牌形象宣传,在活动促销和整合传播中报纸媒体有望成为地方媒体的新领袖!
 至于报纸消亡论一说我很不赞同,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英国、韩国等国家,他们的网络普及和发达程度都远远高于中国,他们的报纸媒体和印刷品广告媒体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十分的惊人。
只有夕阳思维,没有夕阳产业。更让我们值得借鉴的是韩国的家电行业和电子行业,当年家电行业和部分电子行业被日本、美国看做是夕阳行业,而韩国人励精图治,在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上不断努力创新、连续的创新,在别人不看好或者舍弃的行业中寻找到了新出路,然后加大投入,并取得了规模经济优势,最后迅速的完成了超日赶美。
 
所有平面媒体从业人员应该肩负报业发展新使命,看清纸质媒体的各种优势,例如二维码的出现就让《城市快讯》可视,可听!平面媒体将来也是互联网的新入口,这样同时解决了报纸媒体的互动性。我们应当将报纸平面媒体的优势不断放大,创造更多的媒体触点,打造离消费者最近的媒体,便民、利民,回报广大读者和服务客户,创造出更好的媒体新品牌。《城市快讯》加油,中国报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