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到“创造”需要管理


  在中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20多年里,管理学也俨然已成一门“显学” ,中国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品味到诸如德鲁克、彼得圣吉、明茨伯格等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理论。中国的管理学者也著述繁多,他们以持之以恒的激情传播着各种流派的管理思想。 他们虽不乏有一些个人的创新,但始终没有诞生系统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缺少学术创新,更没有原创的独立观点。 正处“大国崛起”中的中国,显然不能仅仅满足于此,面临着千载难逢发展期的中国管理学界,迫切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管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先进的管理,才能通过取得的经济效益支撑创新的再循环,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次企业管理理论的突破使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奠定了美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基础。日本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造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精益生产”等管理思想,指导着大批企业迅速成长,近几十年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一路领先。 同样,对于21世纪的中国经济而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经将他们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企业500强,迈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但要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要实现经济的持续腾飞,必然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