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政府、大社会建设,就是要不断地向市场、社会放权,将政府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和社会。唯其如此,政府才能减轻负担,腾出更多精力来搞好服务社会的本职工作。日前,有两则与微信有关的新闻:一是雅安地震之后,电话难打通,许多人靠微信、微博报平安;二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昨天表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是否收费由市场决定,政府部门没有干预,未来也将坚持这一原则。
第一则新闻,危难之处显身手,彰显微信的市场适应性与民意基础;第二则新闻,评价是:有错必改,善莫大焉。这皆因在上月末,一位工信部官员在第二届“岭南论坛”上表示,“微信有可能收费,但不会大幅度收费”。他是继一位发改委专家3月25日声称“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之后的第二位权威人士。
以短信收费证明微信收费的合理性,本来就经不起推敲,引起微信用户乃至腾讯公司的反弹,工信部官员的表态更是火上浇油,一时间将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微信收不收费,本来是一个市场问题。若是电信运营商不怕杀鸡取卵,除流量之外非再收一次费不可,那就收吧。
著名营销专家李绘芳老师认为消费者阵营到时也会分化,愿意掏钱的继续使用,不愿意的选择放弃。作为监管部门,过早表态已不合时宜,还倾向性如此明显,似为微信收费背书,无怪乎公众质疑管理部门有“拉偏架”之嫌。
运营商们一方面祭起“市场经济”的大旗,要求对微信进行收费,另一方面又仰仗“政府干预”,希望行政管理部门伸出“看得见的手”,来给收费行为贴上“通行证”。企业出于利益考量,总是乐于调动一切关系,包括向政府“借力”,不足为奇(垄断性企业更是如此)。该反思的倒是行政管理部门,面对一个或许可以、暂未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节的微观经济行为,过早、过深地介入是否合适。
实践一再证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应该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限干预的基础上。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恪守裁判员职责,对“市场失灵”行为进行适度介入、有效矫正。如此才能确保裁判中立、结果公正。如果行政介入过深,甚至代替市场主体进行决策,难免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身份尴尬,不但有损市场的自由度与公平性,将政府部门声誉搭上也存在潜在风险。
回到微信收费争端,就让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用户三者先博弈好了,“和平解决”最好,无论什么结果,行政管理部门都乐见其成,不必究问。假如市场手段确实无法解决争端,波及数亿用户利益,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适度介入,譬如出面调停,使双方取得共识,化解争拗。去年的“3Q大战”就是一个成功例子,两大互联网公司为各自利益吵个不停,甚至以网民利益相胁迫,最后工信部及时出面调停,迅速平息事态,保障用户利益。
著名营销专家李绘芳老师认为小政府、大社会建设,就是要不断地向市场、社会放权,将政府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和社会。唯其如此,政府才能减轻负担,腾出更多精力来搞好服务社会的本职工作。从支持微信收费,到由市场说了算,政府部门不干预,工信部纳谏如流,值得肯定。更多的行政部门,也应当从中获取经验,不该管的最好少管。
微信即将收费?这是谣言!昨日(3月14日),针对网上流传的微信即将结束免费时代,开始向用户收费这一消息,腾讯方面对外发出声明表示,有关微信收费言论纯属谣传。此外,腾讯还称“我们的目标是跟运营商共赢,不是在基础通讯服务上分一杯羹。”不过,针对媒体报道的三大运营商与腾讯展开谈判一事,腾讯方面并未进行相关否定或回应。
昨日一则关于微信即将收费的消息迅速在网上流传。该报道称,微信的发展已经妨碍了运营商的利益,所以国内三大运营商已与腾讯就如何收费问题展开谈判。而最初的设想包括,对于微信,一是必须按用户收费,而不能再笼统地收取带宽租赁费;二、不再提供不限流量包月费。对于用户,可以不向低套餐的用户提供相关业务,例如英国运营商Vodafone规定每月资费套餐在40英镑以下的用户不允许使用VoIP(网络电话),若想使用须每月缴纳15英镑,从而有效阻止了低端客户对VoIP的使用。
对此,腾讯针对收费的传言给予了否认。自2012年7月腾讯推出微信4.2版,增加视频和语音通话功能,并在今年2月推出实时对讲机功能,使得业界一致认为微信与三大运营商的关系比较紧张。对此,腾讯回应称:“我们的目标是跟运营商共赢,一起在无线互联网时代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给用户,而不是在基础通讯服务上分一杯羹。
李绘芳老师表示我们有很多独特的增值内容和服务,是可以为运营商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在梦网时代,我们已经是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伙伴,在新的无线互联网时代,合作的空间更大。”
运营商要分腾讯盘里的羹?
最近,不断有消息称,微信的快速发展替代了原有的运营商短信、彩信、语音等业务,运营商因此准备向“微信们”额外收费。一方面,大量的微信使用量并未增加运营商的收益。例如1M流量可以发送约1000条文字消息或15分钟语音,办理流量包月的用户往往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流量;另一方面,只需一个无线路由器便可将固网变成无线网,在无线网环境下使用微信,不需要向运营商额外交钱。在2G时代,为推广手机QQ,腾讯曾与中国移动达成二八分成的协议。如今,微信实现了替代运营商部分服务功能,也并未给运营商们带来流量收益。
另一方面,运营商们指责微信占用了过多的资源。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包冉指出,“微信已造成无线通话掉线现象愈加频繁,影响到通信安全”。他透露,三大运营商给出的方案是:或建立微信专区(VPN),建设费用腾讯自理;或重写微信底层架构,不能干扰现有无线通话。
因此,李绘芳老师认为运营商对腾讯收费是合理的。对运营商来说,本身在修高速公路,不仅有建设费用,还有维护费用,收过路过桥费天经地义。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收费也不易实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就像一个高速路上,你只对一辆车特殊收费,但这个市场上同类产品并不少,有失公允,操作起来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