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得宠的六脉神剑!


 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切忌自作主张。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实际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大话上,工作业绩才是最好的竞争武器。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阶梯走得更高,良好的社交圈也是必须的。办公室的团体里,个人色彩过度浓厚,会使人产生排斥情绪,还是谦虚诚恳一点比较好。

 
据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了解我们公司新进来的一个员工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他的座位在我斜对面,我们互相可以看到半个头。当然平时没事是不会刻意去看他的,但是几个月相处下来,我发觉有很多次听他打电话,还真不那么习惯,就会偷偷看他两眼。
 
他本身是学日语专业的,但是工作中暂时没有他专业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并不甘心这样的状况,仿佛不用到日语就难受得无法工作似的。于是,平时同事交流或者开玩笑,有事没事他总会夹杂几句日语,如果在场有人听得懂还好,问题是同事中没有一个懂日语的。他也不顾这样的表现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反感,一边讲一边还要看看其他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那种眼神就像是在炫耀:“瞧我日语讲得多顺溜。”
 
几乎每隔两天,他都要打一两通完全讲日语的电话,一开始我还纳闷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的日本客户啊,所以听到他对着电话听筒日语讲得欢畅,我就会多看他几眼,瞧他那语气、强调,也是在打私人电话。公司虽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打私人电话,但是这样张狂地表现自己,未免过头了吧。大家知道你会日语,也犯不着如此强调的。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揭秘职场得宠的六大功夫如下:
 
1:成为不可缺少的人
 
公司里,老板宠爱的都是些立即可用并且能带来附加价值的员工。管理专家指出,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时,往往不是因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也不是因你过去的成就,而是觉得你对他的未来有所帮助。身为员工,应常扪心自问:如果公司解雇你,有没有损失?你的价值、潜力是否大到老板舍不得放弃的程度?一句话,要靠自己的打拼和紧跟时代节拍的专精特长,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这至关重要。
 
2:寻求贵人相助
 
贵人不一定身居高位,他们在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方面比你略胜一筹,也许是你的师傅、同事、同学、朋友、引荐人,他们或物质上给予、或提供机会、或予以思想观念的启迪、或身教言传潜移默化。有了贵人提携,一来容易脱颖而出,二则缩短成功的时间,三是不慎办砸了事能有所庇护。
 
3:建立关系网络
 
社会上,一些专业能力等硬件未必很好的人却能出人头地,不少人是得益于人际交往能力。单位里亦如此。建立关系网络,就是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和合作。如何增加“人际资产”呢?组织中不乏以兴趣、爱好、同学、老乡等关系结成的“小团体”,争取成为其中一员;热情帮助别人,广结善缘;诚实、信用、正直是赢得信赖和敬佩的基础。
 
4:不要将矛盾上缴
 
多年前,一位资深前辈曾告诫说,向领导汇报时要切记四个字:“不讲困难”。据传说,古代信使如连续报来前线战败的消息,就有砍头的危险。老板每天都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比员工遭遇更多的难题,承受更大的压力。将矛盾上缴或报告坏消息,会使老板的情绪变得更糟,还很有可能给他留下“添乱、出难题、工作能力差”的负面印象。
 
5:忌发牢骚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说,人在遭受挫折与不当待遇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牢骚通常由不满引起,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与同情。这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却是老板心中的最痛。大多数老板认为,“牢骚族”与“抱怨族”不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组织内彼此猜疑,打击团体工作士气。为此,当你牢骚满腹时,不妨看一看老板定律:一、老板永远是对的;二、当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6:善于表现、适时邀功
 
不要害怕别人批评你喜欢表功,而应担心自己的努力居然没被人看到,才华被埋没了。想办法做个“有声音的人”,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向老板汇报,要先说结论,如时间允许,再作细谈;若是书面报告,不忘签上自己的名字。除老板以外,还要将成绩设法告诉你的同事、部属,他们的宣传比起你来效果更佳。会议是同事、主管、老板及顾客之间不可多得的沟通渠道,会议发言是展现能力和才华的大好时机。
 
最后,李绘芳老师认为有什么问题也一概不管自己的事。新人开始一两次说自己没经验犯了错没关系,大家都可以谅解,但是一遇到问题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势必引起旁人反感。在职场中,推卸责任的人本身就不受人尊敬,何况新人与周围的环境还没有完全磨合好,这样如何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我只能说,这样的新人,往往面临人际关系的危机。